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精锐之名(1 / 2)

聆听这样的话,皇甫嵩,朱儁和卢植都看向了龙椅子上的刘桐(内气)。

而此时的刘桐(内气),在这一方面,却一点都不操心,或者说,完全没压力。

众所周知,想要靠正常的训练,是很难训练出真正的精锐,但并不意味着,训练不出精锐。

训练精锐,莫过于一个巨大的六边形,时间,粮食,金钱,装备,伤亡率,迈入门坎。

想要训练出精锐,必然在这六大方面,有闪耀优秀之处。

要么花费大量的时间,笼罩相对应的社会环境,从而构造出合适的意志力,训练出精锐部队,最典型的,莫过于北贵原旨党。

要么花费大量的金钱,粮食,依靠装备成就精锐之名,典型的莫过于盾卫。

还有耻辱之下的持续训练,上百年的艰辛和努力,从未断绝过的磨练,只为有朝一日,能够重新站到那个奇迹身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典型的莫过于罗马帝国第一辅助军团。

亦或者是通过大量的战场伤亡,靠着绝对生与死的历练,磨练意志力和技巧,在战场上面活下来,成就精锐之名,典型的诸如西凉铁骑,白马义从等等。

当然,战场历练精锐这一条道路,是绝大多数将军,都会选择走的一条道路。

因为需求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对于粮食要求不大,唯一的缺点,就是伤亡率高了一些,新兵折损率较高,老兵积累率低,很难完成积累并且进行跃迁。

亦或者是某些奇葩的天赋,从构造之初,或者走通之后,就能够保证士兵恐怖的战斗力,典型的莫过于罗马帝国的第十一军团,靠着一手自我献祭,能够维持与天同高的力量。

然而坑人之处,就在于第一个走通需要花费十年,后来者,也会花费十年的时间,并不会因为前者的走通,而节约后者的时间。

所以训练精锐的方法有很多,区别在于如何取舍罢了。

而对于曾经贫穷的上一代人来说,战场上面磨练精锐,是最便宜,也是最经济和最划算的方法。

不过依旧保留些许汉帝国威严的汉灵帝,依旧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着中央禁卫军的存在,这才导致权力没有过分的外露,并且将大量的权利收回自己的手中。

可惜荒诞无故,酒池肉林之下,直接英年早逝了,导致了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彻底挽回来的机会。

而这一点,大概也是她的父亲,给她留下来众多难题当中的一个。

或许汉灵帝不是有意的,但就是这么一个无意,也足够让很多人记住很久了。

而在大朝会当中,制定了南北军的编制,不出意外,基本上就是贴着下线在走,也就是南北军各三万人,再加上长安帝都的两万郡兵,加在一起,兵马八万有余,足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护帝都的安全了。

更何况帝都当中,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军队以外,也可以征召老百姓,临时进行战争任务和防御任务,那防御力自然不低。

哪怕长安这个地形,本身就不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有这么多的人数,也足够让某些蠢蠢欲动的家伙,彻底熄灭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