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唐颂进行曲> 《 大唐防灾手册之具体实施方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大唐防灾手册之具体实施方案》(1 / 2)

萧寒在结合前世赈灾经验及历史编撰完成了《大唐抗旱手册》,一旦大唐诸侯国面临灾情还要第一时间进行布赈,根据灾情,灾区分部,因地制宜就近原则建立粥厂,粥铺按时按点,一日三餐进行施粥布赈:施粥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方案实行:

第一:设立粥厂的分赈法:根据受灾地区,分区域因地制宜就近设置粥厂,粥铺,分散救济受灾灾民。如果集中在城里设置粥厂,那么四里八乡的灾民都要赶到城里才能吃上一顿饱饭,这对饥肠辘辘的灾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很多灾民不等赶到城中,就饿死在了路上。而且灾民大规模聚集,也容易滋生混乱和疾病,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伤亡。而如果于各地分别设置粥厂,便可使得灾民就近接受赈济,从而避免往来奔波、死于途中,又可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反而效果更好。而为了提升赈济效率,粥厂往往设立在建筑较多、场地广阔的公共场所,诸如寺院、道观、教场之类。寺院本就有救济灾民的传统,而且锅灶齐全,也便于大规模熬粥。

“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这个是最基本检验熬粥标准,但凡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施粥官员杀无赦!每人每天 10合米,(一合米约斤,在前世古代赈灾一人一天约5合米)

第二:打粥秩序的号牌法:灾民凭借号牌打粥

号牌法是灾民打粥的一种具体办法,规定如何领票,如何凭票打粥,何时、何地打粥,如何遵守纪律。

例如将粥厂按照分布方位,或救济对象性别等分为几部分,相互之间用栅栏隔开,每一处又分为若干行,每行顶端放置条案,上面放置着盆碗等用具。每一部分有一个颜色的旗帜,打粥人固定区位,持有与区位相同颜色的号牌,然后凭借号牌到指定的区域打粥。大家排队到桌前,将器皿放在桌上,由粥厂为其打粥。如此一来,便将灾民们有序的分开,不至于人群拥挤,而且整个队伍井然有序,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对大家也比较公允。

第三:确立领粥制度

首先给饥民发筹签,男、女分队,按先女后男、先残废老弱后少壮的顺序,持签按序领粥:

厂外搭盖席棚,签桩约绳为界。先期出示晓谕,男女各为一处,携带器皿,清晨各赴某地,或寺或棚齐集,以鸣金为号,男妇皆入。金三鸣门闭,只留一路点发,禁人续入。制火印竹筹二三千根,点发时人给一筹,先女后男,先老后少,依次领筹。出至厂前,男左女右,十人一放,东进西出。每收一筹,与粥一杓。有怀抱小口者增半杓。得粥者即令出厂,以次给放,自辰及午而毕。

厂内两廊分别男左女右,自外验票给筹,鱼贯而入。有老弱不能上前者,拨役照料,免致拥挤。

饥民至,令入行中,挨次坐定,男女异行,有病者另入一行,乞丐者另入一行。预谕饥民各携一器,粥熟鸣锣,行中不得动移。每粥一桶,两人舁之而行。见人一口,分粥一杓,贮器中,须臾而尽。分毕,再鸣锣一声,听民自便。

辰时起二鼓催集领粥之人,巳时起三鼓放人入厂。先女后男,即令书办点数,以秫秸劈半,掐痕记数,庶可核计增添粥数。放入之时,令男女分立挡木之内,衙役把守木外门空处。俟人放入厂完竣,仍先女后男,先残废老弱后少壮,逐名传谕,由门空处鳞次走出,沿粥缸而行。持杓之人,分别大小,各给粥一杓,不许越次争前紊乱。

对来自我大唐诸侯国当地灾区乡镇未逃荒的饥民,在勘灾后发给印票,凭票按月按日领粥领米,每领一次,加盖印记,“凡例应赈济之极次贫民,业已查明,散给印票,令本户亲赍赴领。至期遵照派定日期,该乡保率领,蚤赴厂所,听候挨顺唱名,收票给米,不得喧哗拥挤。”粥场“预备印票……票内写明县分、村庄、姓名、大小口,厂内预刻初一至三十日木戳。凡赴厂领米领粥,赍票出验,即以本日木戳印记票内,给与粥筹米筹,入内交筹,给粥给米而出。次日亦然,已有本日戳记及无印票者,概不准给。”对一些外出逃荒、途中听到赈济消息回乡的饥民,也一并列入粥赈人户内发赈。

为避免久饥之人过量吃粥、吃热粥致死,于粥锅旁张贴“饿久之人,若食粥骤饱者,立死无救;若食粥太热者,亦立死无救”等布告,“令人时时高唱于粥厂之中,使瞽目者与不识字之人皆知之,庶可自警。

第四:严明粥赈吏治

规定粥厂的管理制度,遵循据品行选择粥赈人员的原则,以忠厚老实、稳重善良者任粥长,“数百贫民之命,悬于粥长之手,不得其人,弊窦丛生。务择百姓中之殷实好善者三四人为正副而主之。”“城内委官主之,四乡择乡官贡监之有行者主之。”

奖励及犒劳尽心效力的粥长,给予其冠带匾额或物质奖赏,“饥民群聚,易于起争,粥长约束,任劳任怨……宜许其优免重差,特给冠带匾额。近则又有一法,半月集粥长于公堂,任事勤劳者,以盒酒花红劳之;惰者量行惩戒,以警其后。”

为严明吏治,规定官员必须亲自散粥,天杀,地杀,等杀手组织人员亲临督察:“煮赈银米,着当地府衙官员亲身散给,务使贫民得沾实惠,勿致胥役侵蚀中饱。倘若有府衙官员不严格执行者按照情节严重进行惩处,情节严重者当场格杀勿论!

第五:确立官粥为主、民粥为辅的制度

方粥厂是我大唐诸侯国灾情粥赈的主力军,发挥着主要的赈饥作用,是粥赈制度顺利推行的保障。但官府力量毕竟有限,当地府衙就通过颁发各种旌奖的方式,鼓励、劝谕民间富豪士绅富户煮粥赈饥,以补官方粥赈之不足。方观承任职直隶时,发布《倡劝富民煮赈灾手谕》,确立了私人粥赈的原则及方法,并劝谕有能力富裕乡镇众绅士合力煮赈,布赈,外来贫民就食称便……倡率富民,诚心劝谕,不可丝毫勒派。”饥荒中地方士绅积极、自愿粥赈者大有人在,但并非所有富户都愿粥赈。不强求,但对于愿意布赈施粥之乡镇富庶均在灾后立碑,来年减免其相应赋税。

私人粥赈不限时间地点,可在公共场合、私人宅院施赈,或担粥四处行走,见饥即赈,使不能赶到粥厂的饥民得到救。但其布粥浓度不得低于以上所说:”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但凡一经发现弄虚作假之沽名钓誉者,按照情节严重进行严惩,严重者杀无赦!

第六:在救灾过程中要实行以工代赈,但凡有把力气青壮年均可以以工代赈,不仅管饱,还有一定例钱。这样既能够帮助解决灾情建设的基础设施人手不足之困惑,同时也可以避免百姓滋生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之观念,同时也可以大大缓解灾情带施粥排队人多之困境。

第七:每天专门核实打粥人数及姓名,同时每天有专门看板公布消耗粮食等,并设立举报站点,由天杀,地杀人员及当地府衙官员组成,所有消耗粮食都等级在册,打粥灾民每天打粥都需按印防止滋生腐败,吃空饷等贪污腐化之存在,一经发现及核实灾情期间贪墨之行为,无论涉及到谁,均杀无赦!胆敢与民争利者杀无赦!

第四:设置募捐点:但凡募捐人士均刻石碑上,籍贯及姓名及功绩以供世人瞻仰。同时来年减免相应赋税。

之上所有帐门由专业会计人员进行审核登记,并存档报萧府收藏存贮。同样其他灾情也可以效仿以上《大唐抗旱手册》。并积极鼓励百姓用于提出见解,一经采纳,必将奖励。

旱灾同时一般都伴随着蝗虫灾害,咱们大唐诸侯国之百姓同时要有清醒及合理的预防,处理蝗虫灾害的方案:

第一类,人工灭蝗

上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