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上旬,国庆小长假刚过。西伯利亚的寒流似乎已经流出了一丝儿,越过蒙古高原,抵达鸭绿江边儿上小小的宽甸片场。
副导演郭凡频繁看手机的天气预报,精确到了十五分钟。上面显示晚上九点到十点钟气温将在零下一度到零下三度之间,这是一个冷天。
但是这会儿片场却不是这样,由于在拍一场涉及到火焰的戏份,现场热得烤人。空气都被火焰拉扯变形,边缘卷起来了。郭凡抹了抹汗水,监视器里面的方沂正在奔跑:
他跌跌撞撞,端着枪,在泥地里面左右张望,显得很警惕。画面里只有方沂一个人,还有被打烂的破败屋子。几台摄像机同时对着他。
方沂一边跑,一边看,摄像机也跟着他同步移动。在他即将走到这条布景的边上时,忽然天空中发来了一颗照明弹,霎时间整个视野全亮了,摄影机也随着方沂的“去向”转动,映入眼帘的是残垣断壁。
原来这儿不是一两间民宅,而是一整个大村庄都被打烂了,所有人都消失了。
方沂被震撼了,站着不动,但是他影子被照明弹拉得很长,畸变了,影子落在村庄里面,一个窗户一个窗户的迅速移动,像幽灵一样,一直拉到火焰里面消失不见。
这影子什么意思呢?
就是给观众增加代入感的,好像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从这个尽头一下看到了那个尽头,给观众迅速确认一下,的的确确全没有人,这村庄被老美的飞机大炮毁了。
或者是方沂这个主角心中十分急切,他虽然站着不动,但他目光飞一样的掠遍了整个村庄,什么都不剩。
那村庄里面的人怎么样了?是死了还是逃难去了。这你自个儿想去吧,反正是老美干的就是了。
画面定格在方沂脸上,火焰在他脸上跳动。他胸中的澎湃思绪都通过这个火光来表现。
——“cut!”
等了一阵子,方沂自个儿举手,“我看看刚才的镜头。”声音有点嘶哑,因为方沂入戏较深。郭凡立刻给他送上盐水,方沂喝了两口,深呼吸几次后才坐在监视器前。
看了一遍刚才的镜头。
不太行。方沂的脸色发苦。
完蛋!准备这么久,居然还不行。
这段有俩难的,一个是那照明弹飞上去了,底下的影子得顺着方向来,就是说整个片场的路线规划和道具摆放得有点几何知识;另一个是跳动在方沂脸上的火光,要非常的亮,最好是把他瞳孔都照得渗出金红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