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6、开府(2 / 3)

赵硕正色道:“臣知道!臣此次巡守河陇,亲眼看见百里流民,伏尸遍野。也曾见州府府库空空荡荡,颗粒无存。在陇右前线,将士雪夜巡查,却只有一碗热水解饥,边军军械陈旧,弓弩不备。府军流民充数,战力之低下实在令人发指。若是不做改变,来日面对吐蕃侵扰,定是一溃千里,京畿亡矣!”

赵琨跪在一旁,默不作声。

这些情况,东宫早已知晓。只是河陇之地本身太过复杂,面对吐蕃两面夹击,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能一劳永逸。大家都知道,大唐前一战,因兵员不足而败北,凉州重地也一并划给了吐蕃。只是西凉之地,原本就是大唐的军马牧场,又是陇右的侧翼,就算是毁约,也不能轻易相让。

吐蕃再次入侵,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大唐面临的问题,是谁去扛雷,谁去背锅。

眼下除西北边患外,东北还有室韦、契丹见大唐羸弱,虎视眈眈。大唐稍有不慎,三十年之苦心经营,便就毁于一旦。

而这个时候,赵硕却还在举荐一个里正。

这让兴庆帝十分地失望。

他拍了拍桌子,干脆直接问道:“二郎,你觉得谁去接任河陇,才能定军心、安黎民?”

赵硕低着头,思量着兴庆帝的意思。

看来,有人想要他走,不仅要他走,还要他离得远远的。

要他去河陇背锅。

赵硕看了一眼赵琨,后者垂首,仍旧一言不发。

良久,赵硕抬起了头,“陛下!臣,凉王硕,愿意就藩!”

兴庆帝点了点头,“不仅仅是就藩,你如今面对的是什么,你心里可有数?”

赵硕郑重其事地点头,“河陇之地,大唐与吐蕃早晚还有一战。此战端若开,便是大唐二百年来之绝无仅有,是国运之战。臣,皇子之身,愿代君父御驾亲征,攻克乃还!”

“好!”兴庆帝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二郎坚毅果决,我便予你开府之权,仪同三司,节度河陇!来人,叫中书省来个舍人,我要制召!”……

远在苍宣县城的赵正此时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名字,居然一度成了大唐最高权力中心讨论的对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