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混在东汉末> 第674章 好战与忘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4章 好战与忘战(2 / 3)

辛毗和颜良面面相觑,有一万多骑兵在旁边看着,他们根本不敢出城,否则通往浮桥的这段路就是鬼门关,他们根本不可能活着冲出去。

“怎么办?”颜良问辛毗。

辛毗捻着胡须沉吟了很久:“先守城,以观其变。”

颜良眼珠转了转,没有再说什么。

夏育抢先赶到濮阳城下,时间不长,曹仁也赶到了。得知夏育他们已经全歼了田丰和淳于琼的人马,还生俘了田丰和文丑,曹仁嫉妒得眼珠子都快绿了。他被田丰打了个伏击,损失了几千匹战马,结果便宜却全让夏育他们捡去了。他吃了个哑巴亏,心里老大的不甘心,一心想夺下濮阳,为曹艹再立一功。因此,他一边建议夏育不要急着攻城,以免伤亡过大,一面急报曹艹,请他无论如何要抢在刘修之前赶到濮阳,如果可能,最好在刘修到之前攻下濮阳城,把功劳全部抢入手中。

曹艹接到报告,没敢多作停留,立刻带着大军赶到了濮阳城外。不过他没有急着攻城,濮阳作为在他手里控制了多年的战略要地,他非常清楚这个城是如何的难攻,强攻又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曹艹不敢轻易动手,他向天子发出求救,请天子安排增援,收复濮阳。

……“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刘修将手中的急报拍在案上,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原本希望等甘宁切断浮桥之后再包围濮阳,可是命令还没来得及发出去,夏育他们包围濮阳城的消息已经传来了。刘修也没办法,他可以命令夏育,但他无法命令曹艹,既然已经围城了,那就围着吧。虽然事出意外,但能不让濮阳城里的袁军逃掉,他的目标也就算基本达到了。

“诸将争功之心甚重啊。”虞翻提醒道:“将军鼓励武功,弊端已经显现。”

刘修笑笑:“将士们争功有什么不好,总比一个个向后退缩的好。士人如果没有一点向外的胸怀,眼中只看到眼前那一片天地,有什么出息。”

“可是将军也别忘了,征伐是需要花钱的,而且是花大钱,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不管将军的新政如何卓有成效,一两场大战,就足以将所有的积蓄花光。当年孝武皇帝凭七十年的积累,和匈奴人大战了才几年?段公征东羌,不到三年就花掉四十多亿,天下为之虚耗。将军,你不会对这个不清楚吧?”

刘修眉心轻蹙,他也知道打仗花钱。他之所以一直不肯大量征兵,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多征召一个壮丁,就少一个农夫,而一个兵至少要七户人家供养,多一个兵就相当于少十户人家的产出。再加上路途中的转运粮食的消耗,那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并不是士大夫怯战的表现,而是老成谋国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也就是说,古人并不是不知道武力的重要姓,他们深知一个王国不能没有必要的武装,即使是讲究仁治的孔夫子,也说国家稳定的三要素是“足食、足兵、足信”,《左传》中更是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武力和神权一样是统治的基础,从来不能轻视。他们只是不赞成滥用武力,因为滥用武力将会消耗太多的财富,使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统治者必须在好战与忘战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前有秦始皇,后有汉武帝,西汉末有王莽,东汉末有羌乱,都是因为对外用兵力度过大而导致的灾难。汉武帝末年,物价腾涌,各地负担不起赋税而被迫逃亡的流民达到几百万,如果不是汉武帝及时的改弦更张,下轮台罪已诏,与民休息,大汉很有可能会步秦朝的后尘,而汉武帝即将成为第二个秦始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