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宋耻> 第九节 向南(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节 向南(2)(2 / 2)

蒸汽机在中州也不实用,效率很差,只有煤矿用来抽水。在人力相对便宜的中州,使用漕船更加合理。但在东洲不是如此,哪怕蒸汽机效率很低,烧煤很多,但也比用人来拉纤更加廉价。

于是苦水中上游一带的物产,开始大量从南方出口。经济快速发展,税收在三年中,增长了近一倍。

可以说,除了搞军事之外,晏青这个在宋国历练出来的年轻宰相,方方面面都比折彦文更优秀。

唯一可惜的是,心似乎不在大汉,始终是个宋人。

李靖察觉到晏青有意将大汉引入宋燕争霸之中,让他不由得开始思考跟中州的关系。

三年前,他登基是一怒之下做的决定,大多数人都反对,甚至他自己也知道实际不对,但他实在是无法忍受向小弟李炎效忠的结果,李炎登基称帝,他也登基称帝。如果他当年没有登基,如今他依然是燕国的汉海大都护。

由于他称帝,导致东洲这块土地,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是跟燕国十二都隔着哭山对峙,双方贸易断绝,犹如在东亚大陆上宋燕双方隔江对峙一样。断绝跟燕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贸易,对大汉的经济影响巨大。

但更大的影响,还是在人口上。以前东洲的主要移民,实际上是来自燕国控制区的夫妻移民,是被淘金热吸引来的。现在两国对峙,燕国的百姓无法来到东洲,哪怕是淘金,燕国也严加限制。三年来的百万移民中,九成都来自宋国,让李靖不由得怀疑,这是不是也是晏青的阴谋之一。一旦这种情况维持个十年,恐怕大汉大多数人口都是宋人。

登基称帝之后,长期站在帝王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李靖越发的理性。他开始考虑跟燕国和平的问题,现在影响双方平衡的,还是他的皇帝头衔,但他又有些逼上梁山。

燕国也不想一直跟大汉对立,毕竟跟东洲的贸易,大汉占了很大一块。来自玛雅地区的棉布、大平原的黄金、烟草,都是目前大汉控制下的物产,之前一直是燕国重要进口商品,如今突然断绝,大量燕国商人损失惨重。

燕国也不试图彻底控制大汉,甚至都不需要李靖回到汉海都护府的位置上,只要求他取掉帝号,重新向燕国称臣,燕国表示,愿意册封他为汉王,统辖哭山以东地区。

去帝号不是不可以,但换不来实际利益,李靖就无法接受。至少仅仅是商业利益,不足以让他放弃帝号。他好容易称帝,称帝后带来的政治利益巨大,一旦去帝号,则造成的政治损失同样巨大。

所以李靖提出,只要大燕愿意将十二都中的第六、第七两都册封给他,他就愿意去帝号。他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提出要这两个都,目的只是控制汉海大道。两个都很有诚意的谈判对象最后没有谈成,只能说双方的底线相差太大。

大燕朝廷想要一个名义上的利益,却绝对不会为此付出实际的领土,燕王同样如此。

可是跟宋国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无法解开的死结,宋国面临着燕军南下的危险,哪怕失去了整个东洲领土,晏湲也没有承担任何政治风险,江北的燕军就是他最大的护身符,燕国威胁越大,他的相位就越稳。

所以这几年,汉国和宋国的贸易不但恢复的很顺利,而且贸易量持续扩大。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汉国的黄金、棉布和烟草、蔗糖大量出口大宋,大宋的丝绸、瓷器、铁器大量出口汉国。

主要贸易形势,还是汉国出口原材料和特产,宋国出口手工业品为主,长此以往,汉国将越来越依赖大宋物产。

宋国的心态,李靖很能理解,他不介意跟宋国加深关系,哪怕宋国随时可能跟燕国再次开战,双方在长江沿线屯兵数十万,可不是过家家,打是迟早要打的。宋燕开战,大汉帮宋国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三国时代,合纵连横,总是要弱国结盟对抗强国的,不然燕国吞并宋国之后,下一步肯定不会放任大汉逍遥。

可以帮宋国,也乐意帮宋国,但李靖不能接受他不得不帮宋国的处境,他不能失去主动权。

所以在宰相之外,他开始有了新的动作,绕过宰相,开始直接行使皇帝权力。

他的目光看向了东西两个方向,两股难缠的边地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