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在这个时候,科举制没有土壤,不然的话,比之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自然是要好太多了。
王生是学历史的,自然没有如常人一般对科举制有偏见。
实际上,科举制是利大于弊的。
要评价科举制度功过,自然需要了解科举制度形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
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这个制度开始初衷的改变察举制的劣势支出,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也即是说,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一系列人才选拔制度,尽管经过多次改良,,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仍在于“不公平”。
尽管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从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形式上说,则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这种平等择优的竞争方式具有超越帝制时代的生命力。
其实后世的高考,又何尝不是科举制演变过来的,都是国家机器统一考试。
至于科举制的很多黑点,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譬如说科举无法选拔真才。
其实这一点已经不仅仅是对于科举的怀疑,而是对于所有考试的。
甚至是后世的高考制度。
有些人认为考试使得人才发展单一化,压榨了人的创造性,甚至认为科举考试腐蚀读书人,使读书人沦落。
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失意之人。
所谓之屁股决定脑袋。
往往将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范进、孔乙己当成科举人物的代表,以为科举制造就的都是这种类型的腐儒。
却忽略了大量真实的杰出的科举人才。
事实上,据统计,隋唐五代至清代及近代作家共六百零二名,其中进士和举人等出身者共三百四十一名,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六点六,而且这还不包括秀才一级的科举中式者。
因此,可以说中国帝制时代后期多数文学家是科举出身者。
还有人说,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
这更是无稽之谈。
在探讨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时,将主要矛头对准科举是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但这种说法过于笼统而缺乏具体分析。
唐宋两代重视科举,尤其是宋代科举地位崇高,是一千三百年中国科举史上最为重视科举的时期之一,而当时中国科技却远远领先于西方。
简单将科技落后归咎于科举显然是不能够的。
事实上,中国科技的落后是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