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朝堂上,和诸葛亮同期的老臣,已经寥寥无几,有数的几个,如李严等,比诸葛亮还要早早辞官。
随后,在诸葛亮最后一次主持朝政的朝会上,尚书台正式通过决议,任命刘封为丞相,费祎为尚书令,两人共同主持朝堂军政事务。
刘封为相,这是诸葛亮的提议,费祎为尚书令,则是朝堂诸臣在坚持之后的方略,主要是考虑到刘封军政一把抓,需要时时征战在外,而朝堂上的事情,又需要有人来处理。
费祎能当尚书令,其背后除了有诸葛亮、刘封的支持外,还因为其有蜀郡人氏的背景,费祎的族父费观,是刘璋的妻弟,谏议大夫费诗,也是费家同族。
对于刘封继相的任命,蜀汉朝中重臣和官员,表现出了高度的赞同,除了一、二个嘴炮王者外,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战场上,一次次残酷的败仗,无形中是在警告他们,蜀汉国内,没有谁比刘封更合适当丞相,要是换了别人,只怕汉军溃败在即。
内政上,刘封在荆州、交州取得的巨大胜利,也在告知朝臣们,跟着刘封有好处捞,有财帛赚,有到富裕郡县当官的机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这一点刘封看得清楚,诸葛亮也看得清楚。
在朝会通过了刘封的任命之后,他在黄月英的陪同下,来到锦宫中向皇帝刘禅辞行,接下来,诸葛亮准备前往江陵,好好的安享天年,有机会的话,和庞统等一众老友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