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玮瑎发了一阵怒火,最后还是只得带着人赶到城门口,把唐使团请了回来。
如此一来,谈判桌上渤海人更是完全处于下风。
双方谈判,渤海一方完全招架不住,稍微对唐使提出的条件强硬一点,敬翔立即要终止谈判返程。一次又一次,大玮瑎只得让步。
足足谈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敬翔主动做出了让步,渤海将鸭绿江国内城向北沿新开河过浑水一直到富尔江源头,这一线的西面之地都归于大唐安东大都护府。包括国内城、丸都城、望波岭关隘、霸王朝山城等二十三座城池关隘,其中山城十五座,四座关隘、四座平地城。相当于恒州一部、正州与河州各一小部之地。
同时,大唐安东都护府会将已经打到南京和西京附近的飞鹰军撤回到新划定的界线以西。另外,安东大都护府也将分批释放渤海国的两万战俘。另外,新划定边界以东二十三关城中的渤海人可以由他们自愿迁回渤海国境内。不过只限于渤海靺鞨族人,其它如汉族、高句丽族、突厥、契丹、室韦、鞑靼等不在可迁之内。
而渤海人则需要向安东大都护府交纳军费赔偿,包括战马一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万只,另外粮食一百万石。
同时,双方签约和约,渤海和大唐大安东都护府以新划定边界为线,互不相扰。渤海国退出与高句丽和契丹人的联盟,不得再有一兵一卒跨过边界。而唐军也撤回所有进入渤海境内的兵马,从此不得有兵马非法侵入。
这一次的谈判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唐方虽然最后做了很大的让步,可这也只是在他们一开始的狮子大开口的情况下。现在虽然让步,可最终依然割掉了渤海很大的一块地盘。二十三座城池关隘,特别是国内城乃是一座平原城,与丸都山城相互倚靠。
国内城和丸都城都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后国内城作为“别都”,列高句丽三京之一。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高句丽后,国内城为唐朝安东都护府之哥勿州驻地。渤海国时期,为其西京所辖的桓州。
这里一直都是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联通着与朝鲜半岛的重要通道。
唐军将国内城在内的二十三座城池割走,还将至少三分之二的百姓,至少有十万人口强行留下。
除此之外,战争赔款也相当巨大,一万匹战马,三万头牛,十万只羊,还加上一百万石的粮食。
大玮瑎很想当场拒绝,可又担心最后唐使再次摆出终止谈判的姿态。更关健的是,在先前的谈判期间,他父王大玄锡已经从上京派出了一位左平章政事前来参与谈判,虽然名义上他仍然是谈判的渤海方全权代表,可实际上左平章政事才是全权代表渤海王之人。
大玮瑎不愿意同意唐人开出的最后条件,但左平章政事却担心唐军会真的终止谈判,最后急匆匆的点头同意了唐人的要求。
谈判一天未停,唐军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骑兵就一天不停止活动,这些骑兵来去无踪,已经直逼西京和南京城下,绑票劫掠,袭扰不断,而在虎山和乌骨城,唐军正在集结兵马。
渤海王的使者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唐人就要再次向渤海开战。
而这断时间,渤海王更是不断的派使者隔三差五的前来,催促他们早曰和唐军达成协议。眼看到唐人终于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渤海王的代表很担心若是他们再不同意,弄不好这些唐人真的要停止谈判了,因此,最后他不顾大玮瑎的反对,在谈判桌上与敬翔达成了这个苛刻的协议。
协议初步达成之后,双方各自快马将协议送回后方审议。
很快,李璟和大玄锡对同意了这份协议,并签署了各自的名字和加盖印章。协议快马送回渤海南京,两国交换协议书,整个协议便算达成。
第二天,双方立即展开行动。
渤海开始将协议中的二十三座城池关隘交给唐军,而李璟也下令召回刘守谦的飞鹰军各游击营。二十三城中的百姓也开始陆续撤回渤海,镇[***]在国内城下向渤海国交还了第一批俘虏,渤海也向唐军交纳了第一批赔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