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不毛之地(2 / 4)

徒河县与更东边的昌黎县,分别背靠大小渝水,这俩县的地盘加起来就等于后世的锦州,构成了辽西走廊末端的扼守要害。

“这一路看着草木葱茏,怎得会毫无人烟垦荒?百姓不会在这儿耕种的么?”

李素跟着部队行军了几天,路上风沙风雪愈紧,他也是苦不堪言。

有那么一瞬间,李素甚至都在怀疑——要不是他还年轻,加上过去这一年来又注重营养、锻炼和养生,说不定他也会在远征辽东的路上,跟郭嘉一样水土不服染病。

刘备和其他将领也是第一次深入到这种苦寒无人区,同样觉得非常辛苦,不过他们都是习武出身,比李素这种文士好多了。

“来人,腾出一辆篷车来,让伯雅坐车前行,车轮包上布匹,减少颠簸。”刘备倒也礼贤下士,就如同后来曹操对郭嘉的安排那样,给李素搞特殊化礼遇。

坐上车之后,李素觉得好点了,至少不用被风沙吹袭。

每到傍晚驻军,刘备也亲自来探望情况,还让士卒到海边抓鱼,给李素开小灶熬鱼汤开胃调养。

这天傍晚,李素刚喝上鱼汤,刘备又来了,还带来一些消息。

“伯雅,你前日问的‘此地为何荒无人烟’,今日总算逮到附近百姓问了。这辽东苦寒之地,每年开春时雨水稀少,全靠融雪汇入河流形成凌汛、提供灌溉。

若是附近没有河流,靠人力汲水浇灌,则极为费力。大汉朝又不是没地可种,故而这卢水与渝水之间的四百里地,并无人耕种,朝廷也才没有设任何乡县。”

李素用他后世的地理知识琢磨了一下,又要来了地图,验看核对,这才了然。

原来,辽西走廊在这一段太狭窄了,燕山山脊距离海边只有不到二十里宽。而因为燕山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所以绝大部分降水都被隔到了山北,形成渝水,要到徒河县附近、燕山延伸到了尽头,渝水才突破山脉阻挡往南拐注入渤海。

这四百里长、二十里宽的走廊,一条常年有水的大河都没有,还拿什么种田?

李素心中暗忖:“难怪古人开发东北那么难,据说一直到唐宋,对东北土地开垦最大的制约,就是水利工程不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