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349章 比脱锦袍玉带还干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9章 比脱锦袍玉带还干脆(2 / 4)

毕竟费诗当初和他说“董承送了密信给刘备,信上说董承已经笼络了段煨留在弘农的旧部共襄盛举”,段煨可是当真了的。

段煨这个密使派出得非常秘密,他让梁兴收到之后,就当什么都没收到,便宜行事想办法保存实力即可。哪怕后来段煨拜见了刘备,也丝毫没提“我在投降之前另外派人保存实力”。反正这事儿够秘密,也怕提了之后刘备觉得他有私心,不如不说。

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没人甘心当提线木偶的。

不过,也正因为段煨这个使者派得特别早,是决战还没发生就派出的。这也导致梁蒙能给梁兴提供的信息,要比明天一早才能到的李傕密使,少很多干货,甚至存在误导——

梁蒙只知道段煨要叛变,但不知道此后的决战结果,他走的时候李傕还没崩溃呢。

所以,梁兴跟他商议了一番之后,内心还是按照“就算段煨投刘,李傕还能留下数万主力全身而退、回来愤而清算内鬼”来估算的。他大大高估了李傕的残余力量。

否则,要是梁兴能开上帝视野,知道李傕现在只剩不到两万人的主力败退,那么他肯定有胆子靠自己的五千人,和董承的五千人,加上一些新募兵的壮丁,在长安城里闹一场内讧、甚至直接接应已经抵达槐里的张飞,给张飞开城门放进来,再立一个大功。

对残余敌情的误判高估让他怂了,怕抢这个功劳把自己彻底搭进去,说不定张飞赵云还没到,自己已经被李傕全灭,于是决定执行更稳妥的“全军退回潼关死守,让刘备张飞自己死磕攻打长安”的计划。

这么选也没错,功劳虽然诱人,但毕竟是身外之物;而命只有一条,那才是实实在在自己的。

就像后世二战的时候,波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想在苏军反推到维斯瓦河边后,自己在华沙起兵抗德,想抢“波兰人自己解放了华沙”这个大人头,好在战后拥有更多好处。

可结果呢?苏军打到维斯瓦河对岸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无力再进攻。波兰人上早了,被德军腾出手全灭。

梁兴虽然不知道后世的历史,但趋利避害的道理是相通的,自古临门一脚抢人头的事儿,都是有可能被卖队友的。

定下了这个心里基调,他才想好了一会儿怎么跟董承同谋。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