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都没戏,得听老子的。
这就是二人见到张逸夫那张纸最震惊的地方所在。
张逸夫不仅仅听到了他们的争论,好像还亲自实践过了,分别采用水平对称焊,45°斜焊进行了试验,不仅进行了比对。并且检验了结果,给出了一系列精密的检验数据。看得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先是水平焊,全长弯曲变形36mm,波浪变形13mm,扭曲变形6mm,三个数字全部不达标。吴强你可以去死了。
然后是45°斜焊,全长弯曲变形为6mm,波浪变形12mm,扭曲变形4mm,科学理论果然是经得起考验的。不过遗憾的是波浪变形这一条,依然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当然,这并不是张逸夫“神奇之纸”的结束,在最后,他提出了“开槽斜焊”,也就是传说中的方案三。
通过他自编自导的结论,斜焊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波浪变形略标,那么为了减少这个变形,我们可以在鳍片上隔一段开一个某种规格的小槽。从科学上说,这相当于改变了鳍片的局部刚度,从而减小了拘束度,从而减小了变形量;用人话说,就是太挤了,扣个缝出来,多余的力都来挤这个缝吧,别让整个队伍扭曲了。
对于开槽的间隔,开槽的规格,张逸夫同样给出了很细致的数字。
看过这一切的常思平,已经完全难以理解了,若不是这些数字看上去太真实,太专业,他早就把这张该死的纸撕烂了,一个外行乱扯个鸟啊。
但在这些数字的烘托下,常思平根本没有勇气与魄力再去撕。实践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这个人貌似在什么时候实践过了!搞科学的怎能随便否定!
在长达近十分钟的阅读与思考中,常思平整个人都飘了,他最终缓缓放下纸张,望向对面的吴强。
吴强也在用同样的表情望着他。
“试验!”二人同时开口道。
实际上,他们既服,又不服。
服的是张逸夫的这套理论,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