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照顾谁啊……
回了自己房间,张逸夫大概合计了一下后面的事情,就此睡去。
该处理的人际杂事到此为止,回蓟京终究还是来工作的。
次日晨,再来到单位,这才去办公室办了正式报到手续。暂时由华北局给他工资了。李主任几次劝他搬到朝向好些的独立办公室去,张逸夫却执意不肯,非在大办公室混着,这样某些交流虽然会不方便,但工作效率更高一些,为的只是尽快落实公司的事情,尽快搬走,一山不容二虎,在巴干的场子里呆着总是浑身难受。
上午的时候。文天明也回来了,连宿舍都没回就来办公室报到,见了张逸夫,难兄难弟自然是一通拥抱,无论是阮湄文天明还是张逸夫,都黑了不少,不再是办公室干部的样子,反像是当过兵的人了。
午饭过后。队伍也齐整了,张逸夫也看过了上面的工作指示。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谈起了工作安排。
成立公司的事情,是计委提出来搞的,电力部配合工作,割出去一些资源的确难受,但谁都清楚这是割给贾峦松的。必然一路绿灯,张逸夫也算搭了个顺风车。
根据计委给的精神,公司独立运营,主要干部由国资委任免,电力部配合工作。初期目标是成立电企业。从文中精神来看,在运营稳定后,应该会逐渐向多元化的电力集团企业转型。
实际上,这也就是将来五大电集团的雏形了。那时的电集团,是大佬们坐在一起讨论良久,切了半天蛋糕权衡出来的,现在则不然,从无到有,一点点来,没那么多现成的东西,资源还是要自己争取,业务还是要自己拓展。
虽说有小贾这块金字招牌在,但建立运营一个电企,依然有难度,绝对锻炼人,张逸夫也成为了是国内第一批搞电企业的人,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人脉都是财富,刚刚毕业不久的小贾,也得以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了解要做一件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要做事,最重要的无非是人和钱了,谁来做,给多少钱。
队伍需要调整,需要扩充,就像三溪工程公司筹建处一样,历时八年,从几个人扩充到了百人的团队,不过张逸夫的时间并没有这么多,他自己更是惜时如金,百人团队他用不到,但几十人的筹建队伍必须要有,作为一个电企业,需要太多方面的专业人士了。
在这方面,他希望主要用内部推荐、外部招聘来搞定。原因无它,懂电力的人都在体制内,这边是大头,需要吸取各方面各机关的人才,当然要双向选择,人员素质要高,贵精不贵多。至于公司化经营、财务管理方面,则需要另一套人,非系统内的。人员的大头需要组织内部调节,北漠电公司未来不可估量,相信其它机关也会有人感兴趣,此外这件事牵扯利益众多,肯定不能全是自己选的人,各个方面领导都可以推荐人过来,张逸夫不敢独断,也没资格独断。
钱的方面更有趣一些。
北漠电公司的计划,也效仿了三溪。
三溪集团,在三溪大坝正式投产之前,实际上已经收编了周围的几个水电站,一方面积累运营经验,另一面也算有一个收入来源。
北漠同样如此,根据精神,电力部需要在华北范围内,拨几个电厂交予北漠电公司经营,这个名单还没有确定,需要谈,需要扯皮。
电厂的运营收入将作为电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当然现阶段大头还是政府拨款,毕竟要建北漠,一旦北漠正式投产,公司开始盈利,拨款就可以停下来了。
到那时,再从大型电集团的盈利情况来看资金政策,成本控制,煤价,煤耗都是重要因素,反正这些因素综合一下,经常“亏损”就对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