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外,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大批的家仆牵着马,赶着车,在门外等待,人喊马嘶的,怕得不有一两万人。
加上出考场的举子成千上万,可谓是人山人海,要找到自家的仆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李昂不同,他往天下一望,就能找到牵着马等在外头的吴小乐和伍轩。
因为伍轩举着一根足有四丈高的竹竿,上面挂一个红灯笼,灯笼下系一根飘带,上书:祝郎君金榜题名。落款,伍轩,加一个小掌印。
看到那个手印李昂就知道是半大小子吴小乐的,这小子中指明显的长,那掌印看上去就象是在对人竖中指。
靠!你这是在预祝我金榜题名,还是向我比中指呢?
出考场的举人你呼我叫,正苦于难找到自家的随从,瞧见这竹竿挑灯笼,挂字条的一幕,只能暗叹自己怎么没有这么聪明的随从呢。
有趣的是,伍轩此举竟创造了历史。自从天宝五年这场科举之后,以后每年春闱礼部贡院外就出现了出现有趣有一幕,无数人举着竹竿,打着各式灯笼,悬着各色祝语。
最开始大家还是为了让自家的郎君出考场时快点找到家人,但灯笼树得多了,也就难看清了,于是,各种争奇斗艳的花灯纷纷上场,同时竹竿也越树越高;
考场里,郎君们在比拼知识,考场外,家人在比拼谁的竹竿高,谁家的灯奇特,祝语也推陈出新,有的写上自家郎君最得意的诗作,有的写上最夸张的话语,争奇斗艳,比元宵灯节还要热闹,成为长安一年中最有趣的一景。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打住。
李昂此时挤过去,小乐看到他,兴高采烈地迎上来大叫道:“郎君,我们在这,在这!“
李昂看看到四丈高的竹竿道:“瞧见了,我又没瞎!小乐啊,没事你把自己的爪子摁上去干嘛,你这爪子出名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