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斗琴(2 / 5)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蔡文姬所作。汉末大乱,烽火连年,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与匈奴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女儿。在塞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的蔡文姬,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后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时节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便写下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而今沈谢所操之《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描述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痛苦的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这首曲子全段离不开一个“凄”字,沈谢琴音乍起,一股凄切哀婉的声音便在整个演武场上开始蔓延,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我不知道沈谢如今是何心态,选奏了这首如此凄凉的曲子。但只见台上的他,似乎全然沉寂在自己的琴音之中,目光专注,神情肃穆,就像是在追寻那蔡文姬的身影,为她叙述着一生的悲苦不堪,而在场的所有人,也似乎渐渐被这种凄楚的情绪所感染,神游物外。

沈谢于指法技巧上或许并不高明,但琴音所及之处,却如泣如诉。他的心境竟然于琴曲答道了高度的契合,不知道这么一个才子阔少哪里来的女子身上才有的哀怨悲愤。我有种怪怪的感觉,就像站在台上的不是意气风发的青州才子,而是一个黯然销魂的失恋青年。

就在众人浑然忘却,深感文姬不幸一生的同时,水无形动了,与沈谢低沉的琴音不同,他两指一拨,高亮明快的琴音顿起。

这一曲,却是《醉渔唱晚》。

《醉渔唱晚》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做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严谨。明刊本《西麓堂琴统》所载之解题云:“陆鲁望与皮袭美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恐不相上下也。”由此可见,此曲实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非尘埃奔走,粗心浮气所能领略其趣。

“翁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聆听此曲,便会有这样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