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六十九节 审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九节 审判(1 / 2)

杨潮在上海遇刺的消息,从上海这个国际城市,极其迅的传遍了全世界。

当杨潮在复旦大学的入学仪式上的时候,中华共和国总统潘训正在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仪式上,这座大桥铁索斜拉,上下两层,上层走汽车,下层通火车,如果考虑到是十年以前设计的,可谓相当前了。

即便是丰水期净高有4o米以上的高度,让这座大桥拥有常年通航5万吨巨轮的能力,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即便将来三峡会修建大坝,也不怕影响四川的航运。

潘训对参加这种焦点工程还是很热衷的,甚至为此还动用政治手段故意压了压通车的时间,让他将都搬迁到南京以后,在行通车,这也算是给都的献礼了。明年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又可以好好做一篇文章,正好借力让他启动竞选程序。

当潘训性质昂扬的剪彩完,打算蹬上第一列披红挂彩的列车驶往对岸,然后在接受一下记者的采访的时候,突然他的秘书紧急通知他,杨潮在上海遇刺了,尽管没有受伤,但是潘训立刻就结束了通车典礼。

同样宣布结束记者会,因为他知道,记者会不会在问关于大桥的事情,杨潮的遇刺肯定会被记者揪住不放。

杨潮的地位太特殊了,从来没有正式当过总统,当初做临时大总统也宣称是因为国家处在紧急时刻,需要打赢跟日本人的战争,战争结束杨潮立刻辞职,让他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威望,都将他与华盛顿相提并论,可是在中国更多年轻人则希望杨潮做拿破仑。

杨潮的支持者太多了,多到任何人只要跟杨潮在站在对立面,则注定无法获得任何政治前途,潘训就始终很聪明的将杨潮高高的捧起来,他在任何场合接到关于杨潮的提问。对不吝赞美,宣称从功绩上来讲,杨潮有再造国家的功绩,从个人品格上讲。杨潮的高风亮节堪比古今中外一切贤者。

潘训不是李富安,有太多洋化的思维,总想着要根绝个人对国家的影响,潘训对把杨潮高高捧起做一面旗帜,根本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是现在李富安不会总统。他潘训才是总统,如果给别人有心的解读的话,很容易将杨潮的遇刺,牵连到他潘训身上,毕竟杨潮活着是对当政者的一种桎梏,杨潮死了他潘训就没有任何掣肘了。

所以他必须立刻表明态度,立刻赶回了南京,详细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刻让自己的秘书室对外公开他的态度,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调查此事。一切公开公正透明,允许任何人和媒体旁听审判,表示支持从严从重的惩处凶手。

潘训不自己跟外界表明态度,好像都来不及召开记者会,是因为他第一时间就赶往上海,他要第一时间在上海露面,第一时间去看望杨潮。

因为他要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展示自己的立场。

大华饭店,里里外外都是人,老百姓、各界名流、官员。但统统都无法进入饭店,因为大华饭店里里外外现在都被军队封锁了,杨潮的警卫队在三楼,而一二楼则部署了上千的上海国民警卫队。

记者们乐坏了。到处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名流,而此时这些人也都很乐于接受采访,因为都跟潘训一个目的,立刻表达自己的立场,一定要从严从重惩处凶手,让潘训担心的是。果然有人提出了阴谋论调,隐晦的表达一定要揪出幕后的黑手,他们根本不相信刺杀杨潮仅仅是王亚樵这样一个刺客所为。

在这种情况下,连潘训到来,都被挡在了外面,只是总统当然不能怠慢了,他不可能想当地名流那样待在门外,而是被请了进去,只客厅等候。

杨潮此时正在批评张国柱。

“太小题大做了吧。这里,大华饭店都封锁了,让人家怎么做生意?”

张国柱十分坚定:“上海政府会赔偿大华饭店的损失,我们国民警卫队也愿意赔偿一部分。”

张国柱不能不坚定,虽然他很清楚这是亡羊补牢,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会第二次刺杀杨潮,就算刺杀也不可能放在大华饭店,在杨潮警卫精心保卫之下动手,但是张国柱不能不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这是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实际情形。

杨潮遭遇刺杀,尽管连根毛都没有掉,可是受到压力最大的,就是上海的警备力量,作为上海警备司令,统领国民警卫队和上海警察系统的张国柱难辞其咎,尽管他很委屈,因为一切都是杨潮作死,明知道去参加大学入学仪式可能遇到刺杀,可杨潮偏偏就是要去。

张国柱已经被骂成猪头了,如果事后还不采取补救措施,他大概要被骂的卷铺盖卷了,所以现在采取的保卫措施,只是张国柱在向外界表达一种态度,而不是真正需要这么保护。

“好吧。你们有钱爱怎么花都成,但是复旦大学有必要封锁吗,学生总是要上学的吧。在封下去,张謇老头子就要拆了你的警备司令部了。”

杨潮很清楚张国柱的难处,他也不想让别人骂张国柱,作秀就作秀吧,他陪着就是,但是学生上不了学,却很不应该,张謇可看不上这种作秀,那是真敢去张国柱哪里去闹的。

张国柱叹道:“可是目前调查取证还没有结束,根据我们的分析,学校内部一定有人在帮王亚樵,否则他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将斧头埋在学校的礼堂里。”

杨潮道:“哪有什么幕后台前的?不就是一个侠义无犯禁的事儿,不要胡乱牵连了。”

上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