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倾宋> 第二百一十六章 风雪杂错虎头山(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六章 风雪杂错虎头山(下)(2 / 3)

伸出手轻轻触摸着虎头山主寨上面的帅旗旗杆,王进忍不住轻轻呼了一口气,头顶上那面阿术的帅旗还在飘扬,只不过和周围的赤旗相比已经没有了之前睥睨四方的气质。

“放下来!”杨宝从后面朗声喝道,帅旗飘落,掉在已经被无数的脚踩过而脏兮兮的雪地上。只不过对于天武军来说,帅旗也应该是叶应武的“叶”字大旗,而左厢和中军并没有无缘无故携带那么大的旗帜出来。杨宝顿时微微皱眉,有些为难。

王进笑着拍了拍旗杆:“砍了吧,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何须再孤零零的站在这里。”

话音未落,从虎头山上就可以看见下面黑压压的蒙古步骑,不知道什么时候,阿术已经带着十万仓皇北上的蒙古步骑返回虎头山,只不过让他们震惊的是,他们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随着虎头山主寨被天武军攻克,蒙古步卒只能节节退到山腰处面向襄阳的两处小营寨负隅顽抗。如果不是因为阿术终于带着人回来,恐怕营寨中走投无路的蒙古士卒已经打开营寨投降了。

战马在风雪中嘶鸣,王进皱着眉头看向山下,放眼望去有如潮水都是蒙古大军。毕竟是十万人马,即使是被吕文焕的襄阳守军消耗了不少,却依然气势磅礴宏大,对于“没有见过世面”的天武军众将领来说,这种震撼是自心底的。

一队一队的骑兵率先冲上山腰的营寨,而寨门都已经被炸开的两处营寨中,原本已经快被赶下山的蒙古步卒爆出了乎寻常的斗志,很快就把攻进营寨的宋军士卒給赶了出去。

“鸣金收兵!”一名天武军虞侯毫不犹豫的吩咐,随着蒙古骑兵的加入,攻克营寨的难度已经陡增。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士卒为之拼命了。金锣响动,冲在前面的天武军士卒虽然万般不愿,但还是遵守天武军铁一样的纪律,弓弩手退后掩护。步卒依次后退。

只不过山寨上弓弩手都还没有来得及赶过来,所以一时间能够依靠的天武军弓弩手太少了!蒙古骑兵很快就用密集的箭矢回礼,而无数的蒙古步卒士气大振,呼喊着冲出营寨,只不过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马蹄声淹没。

蒙古骑兵在黑暗和风雪中动了突击。已经人马劳顿的天武军根本阻挡不住,很快大多数士卒就退回山上营寨,而还有数百名将士在这漫长的风雪山路上,留下了自己的生命,流淌尽最后的鲜血。

撤退时需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什么时候。

王进和杨宝并肩登上寨墙,山下火把林立,东北、西北和正北三条上山的道路上都有蒙古骑兵的身影闪动。而且接着闪烁的火光,还能够看到七横八竖倒下的两军将士的尸体。

刚才下达撤退命令的那名虞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王进和杨宝一看就很清楚。如果当时不撤退的话,进攻山寨的两千多名前锋士卒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饶是如此,整个虎头山上下,已经被鲜血洗礼。

“投石机和床子弩还能够使用,并未被破坏。”唐震从后面急匆匆的赶过来,“只不过某不得不说,这床子弩的射程也就只有咱们的一半,勉强凑活。”

“都这个时候了还说什么废话。”王进忍不住皱了皱眉,“看看吧,十万大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且某估计那吕文焕跑回襄阳之后,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出来了,所以咱们现在就是一支孤军。”

唐震笑着说道:“孤军又怎么了,不要忘了最初的那座南面小寨里。囤积的可都是粮草,虽然让鞑子烧毁了不少,但是毕竟是支撑十五万大军用的,某刚才估算了一下,咱们两万人,用上一个月都够了。另外还有那些兵刃箭矢。可真是不愁吃不愁穿。”

“这么说来蒙古鞑子那里粮草必然不够?”王进点了点头,“此事可以定要通报郢州,要是能够尽力在汉水北岸切断蒙古鞑子的粮草供给的话,那这十万大军进退不得,就真的是坐以待毙了。”

杨宝点了点头:“事不宜迟,前去,若是······”

唐震苦笑着打断他们两个:“不用看了,南面估计也有上万人,要不某说围的水泄不通。只要是上山的道路,基本都能看到蒙古鞑子的身影。就算是没有大军围堵,也有几支哨骑不断游荡。”

王进狠狠一锤寨墙,但是这就是事实,自己也没有办法改变。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吕文焕身上,某看吕文焕十有**也看出来咱们是想要把他当做诱饵,所以想要让他给郢州传递消息,当真是比登天还难。”杨宝皱眉说道,“现在能够指望上的就只有吴楚材吴统领了,毕竟他它能够派出传令哨骑,说明尚且还在。”

王进点了点头:“我们在虎头山弄出来这么大的动静,就算是襄阳那里坐视不管,使君也不会不管我们的。天武军还没有抛下谁不管的道理,更何况是使君。”

杨宝看了他一眼:“嗯,当务之急就是守住这座虎头山,为了使君,也为了天武军。”

唐震有些错愕,不管旋即在心中苦笑一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天武军上下已经把向来挂在嘴边的“为了大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渐渐地,在天武军文武到每一名士卒眼中,大宋已经不再是那么神圣,他们更加相信,自家使君能够带领自己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人追求的华夏衣冠、武将追求的还我河山、普通的将士追求的建功立业、百姓们追求的衣食温饱,这个煌煌大宋,已经不能带给他们,倒是这位之前碌碌无为、有如彗星一般崛起的叶使君,为他们重新在绝望中带来了希望。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聚集在这面赤色旗帜下的原因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