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多,野心就大了,过去他们属于铁行中最尴尬的位置,上面是明朝时候就很大的那些大家族,他们完全说不上话,但是那些人推了官府的订单,甚至是找各种借口压在他们头上,结果却让他们做大,现在他们翻身了,就像做一回大人物了。
而且他们也不想光造炮,谁都知道这买卖不可能长久,眼看着仗都打完了,他们也就没什么生意了。所以老本行不能丢,铸造铁锅的还铸铁锅,铸造铁钟的还铸铁钟,打农具的还打农具。
老本行不但没人愿意丢,新行业他们也要插一手,那些大家族的作坊,比如在清朝时候给清军都造过大炮的李陈霍三家巨头,他们当时推官府的订单,没想到官府也好说话,一推就掉,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好事,大明官府给钱及时,从不克扣,最关键的明军打赢了,广東稳稳的是大明的江山了,他们这时候才后悔莫及,但已经晚了,还想给官府造炮,不提官府答不答应,那57家铁作坊先联合起来抵制他们,导致眼下他们双方已经势成水火,在佛山铁行内斗的死去活来。
57家现在已经越来越紧密的联合在了一起,他们提举行,组了新的铁行,称作炮行,意思是他们是造炮的行会,但中国的行会自古以来就是自的,没有官府的硬性支持,规矩之类的全靠自觉,加入退出也比较随意,不像西方的行会,往往有议会的授权,他们对行业拥有管理权,对从业人员、生产品类互相之间定的很严格,谁也不能触犯。
所以炮行不但可以造炮,他们依然可以打造其他的铁制品,最近他们看上了李陈霍三大家联合做的机器,主要是茶叶厂要的碾压机和缫丝厂的缫丝车,都是结构比较简单的机器,他们现他们也可以做。
而且他们是官府支持的作坊,兵工厂的技术人员都还留在他们作坊里帮忙,他们请这些年轻但技术精湛的师傅帮忙,很快就仿制出了规格相同,品质甚至更胜一筹的机器,拿到市场上去竞争。
这些兵工厂的技术员,大多是当年朱敬伦招募的第一代学徒工,几年过去了,他们一个个也都成长为老师傅了,每人都可以带徒弟,支援佛山铁作坊基本就是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就将一个作坊的技术提升起来。
这些人对炮行的铁作坊来说,一个个都是宝贝,虽然他们的工钱兵工厂给,但作坊不但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真是当师傅一样恭敬有加,在作坊里,他们所的话,往往跟作坊主一样有用。
那些作坊,过去也基本都是yie1d师傅,带几个儿子或几个徒弟,在招募一些杂工构成的,所以聪明一些的铁作坊已经看到,官府不可能一直让这些技术人员留在他们作坊里帮忙,现在还没走,主要是他们还负责监督作坊大炮的质量,不管是给军队供应的,还是给太平军甚至是日本人的大炮,官府都要严格把关,他们说不能让劣质品出国坏了大明货的名声。
他们知道,不止是铁作坊,就是那些缫丝厂,官府都派人去检查,但跟他们不一样的是,官府不是派人住在作坊里,更不会派人帮忙干活。
那么一旦这些人走了,铁作坊还真的觉得可惜,有这些人在,哪怕只有一两个,也可以教他使用机床,一旦走了,他们虽然也学会了使用机器,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万一有的玩意需要新机器,他们又不会用咋办。
所以把这些人留在铁作坊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此几年前就有人看重这些技术员了,有人在造大炮横财的时候,许诺高薪聘用这些人,谁知道人家根本不动心,最后问急了,人家才说自己是吃公门饭的,他们是公差。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是留不住这些人的,这些人虽然跟他们干一样的活儿,但人家是衙门里的人,身份上不一样。朱敬伦就始终不太明白,为什么兵工厂里的技术人员不愿意出去创业,主要还是这时代的人心中装着一个当官的梦,这是官本位时代,给官府办事,比干工匠更有身份。
但也有成功留下了,他们行里有一个外号癞头三的家伙,自己长的丑陋,偏生了一个标致的闺女,大家过去常笑话他说闺女肯定不是他亲生的。这家伙吃的苦,年轻时没日没夜的的干活,这样累垮了身子,最后就只落下一个闺女,再也没有其他子嗣。
他倒是想的开,看好那些兵工厂的技术员后,他现官府派到他家的技术人员没成亲,所幸当时就将女儿许配给了那小伙子。癞头三现在人前人后的表示,他家的家当,日后都是女婿的。
这时候大家又笑话癞头三,说他没日没夜一辈子,到头来家当都成了人家的。
笑话归笑话,其实大家心里头羡慕着呢,他们不是舍不得铺子,很多人都表示子要人家肯来,铺子直接分一半,主要是大家手里头没个标致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