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征服中亚三大汗国之后,往南通往阿富汗和波斯的道路上,只剩下最后一个障碍,土库曼地区。
从1877年起,俄国对土库曼地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同时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1879年9月,俄军在攻打阿哈尔·捷金绿洲的重镇格奥克·帖佩时,遭到英勇的土库曼人的沉重打击狼狈窜回。1880年2月,亚历山大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必须征服土库曼全境,要求“不得后退一步,因为这对于欧洲和亚洲都会成为我们软弱的表示,而且可能使俄国所受损失比全部远征都大得无法估量。”沙俄抢修了从里海东岸到阿哈尔·捷金绿洲的军用铁路,使俄军能得到大批装备和给养。
1880年底,11000俄军携带97门大炮再度大举入侵土库曼,土库曼人在俄军重炮连续轰击下,坚持了3个星期。俄军死伤1200多人才在1881年1月12日攻占了格奥克·帖佩。俄军不分男女老幼,疯狂屠杀了没有来得及撤离的8000名土库曼帖克人。接着俄军继续进攻占领了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首都),基本上占领了整个土库曼地区。
1884年初,俄军攻占了通往伊朗和阿富汗的枢纽,土库曼人的最后一座重要城镇梅尔夫城。俄军从梅尔夫城沿着穆尔加布河继续向南推进到阿富汗边境的库什卡河谷。
距离库什卡河谷70英里外,就是被称为里海、阿姆河、印度河之间的战略要地赫拉特,而这个战略要地,已经被英国控制了。
双方距离仅仅70英里,这让英国极为紧张,他们北上阿富汗就是为了阻挡俄国南下,为印度殖民地打造缓冲地,现在沙俄终于扩张到了眼前,导致双方矛盾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两国经过激烈谈判最后妥协,俄国完全占领土库曼地区,但是库什卡成为俄罗斯帝国最南端,俄国将不再南下,也没有能力在英国的阻截之下顺利南下。其实英国人如果让出阿富汗给俄国人也未必不是什么好事,这个帝国坟场没准能早点埋葬沙俄帝国。而英国人却选择了付出昂贵的代价,维持在阿富汗的控制力,跟当地部族一次一次的对抗。
俄国已经无法南下,那么从中亚出发,就只剩下一个扩张方向,那就是向东进入新疆,恰恰他们遇到了一个最为虚弱的中国王朝,历史的走向会变成什么样,连老道的朱敬伦都觉得无从判断了。
但朱敬伦知道,大明毫无疑问卷入了这场世界格局的激烈变化过程中,沙俄在新疆的扩张,大明鞭长莫及,但沙俄想要从蒙古南下,突破没有不冻港的地缘限制,大明绝对不能让沙俄轻易如愿。
因为朱敬伦也无法判断,沙俄一旦扩展到大海上,他们会变得多么不受控制。
英国为什么处心积虑的围堵沙俄,在地中海方向,显然沙俄冲击最大的不是英国,在印度洋方向,沙俄冲击的不过是一块英国殖民地,尽管这个殖民地很重要,但英国屡屡不惜一战的态度,似乎证明围堵俄国不仅仅是利益能解释的通的。
如果说印度消化英国的商品超过整个欧洲,是英国无法放弃的核心利益,那么英国在太平洋地区围堵沙俄就让普通人很难理解,尤其不能理解的是英国为了阻挡沙俄南下,不惜跟日本结盟,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地位,并且在战争中,真心实意的帮助日本打赢了沙俄。
英国人的说法是阻止沙俄南下侵犯英国在长江的利益,可是稍微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上海当时是洋人控制下的***口,长江虽说是英国利益区,但长江本身是洋人口中的国际水道,这条水道对英国开放,也对沙俄开放。
所以即便沙俄不武力向渤海扩张,他们的经济利益也能在长江流域扩张,因此用利益,至少是只用利益来解释英国的外交行为,是很难解释的通的。
事实山,英国要做的,是不让沙俄得到一个优良不冻港,不管是在那个方向,沙俄都不能得到这样一座港口,因为只要沙俄在任何一个方向得到了这么一个不受季节限制的港口,沙俄就能够真正跟大海拥抱。
一旦这个在陆地上横冲直撞的北极熊,突然拥抱了海洋,他会在完全开放的大海上释放出多么强烈的冲击力,是英国不敢冒险去体验的。英国不能冒险,让沙俄这样的陆上强权,向海洋强权转型。
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英国费尽心机拉拢大明对抗沙俄了,哪怕为此帮助大明变得更强也不在乎,因为大明虽然在一些利益问题上跟英国也有矛盾,但大明本身是一个拥抱海洋的国家,而且是可以谈判的。沙俄单纯以扩张为扩张目的的行为,早就失去了所有欧洲国家的信任。在英国看来,大明稍微强大一些是可以预料的,而沙俄进入海洋,则是完全无法预料的。
可朱敬伦很清楚,沙俄这个民族在海洋上的拙劣表现,说真心话,他真的认为沙俄海军的表现,还比不上北洋舰队呢,起码北洋舰队在海上正面对决中没有被日本击沉主力舰,定远和镇远那是死于日本攻克威海要塞后的岸防炮,而沙俄的海军是真的给日本送上了一份全歼铁甲舰的战绩,成就了东乡平八郎世界范围内的名将声誉。
历史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发展下去,朱敬伦不敢保证,因此封堵沙俄也是大明的既定政策,至少朱敬伦绝对没有割自己的肉来以夷制夷的高明思想,仅仅是阻止沙俄南下掠夺中国地区的利益,就足够促使他行动了。
也就是说,大明最终还是要走上给英国人当打手阻挡沙俄的结局,但朱敬伦却不急着马上就给英国当打手,他还需要从英国人手里得到足够多的佣金,才会做一把英国人手里的刀子。
因此在越南的战争,朱敬伦并不着急,俄国才刚刚到了渤海湾,英国舰队还在那里威慑呢,一时半会俄国还吃不下葫芦岛这块肥肉,那么大明就有足够的时间在越南布局,让越南的局面向着最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要趁着英国需要大明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从法国这个日益衰弱的欧陆旧霸主身上割下更多的肥肉。
至少欧洲瓜分非洲这个巨大的蛋糕,这个地球上最后一块没有被瓜分的黑土地,就让朱敬伦很眼馋。
可是别以为谁都有资格去瓜分,大明没有参加,不可能被邀请参加柏林的瓜分会议,其实就等于被拒之门外,根本就没有参与瓜分非洲的门票。
根据非洲会议的总决议书规定,今后列强在非洲沿岸占领土地或建立保护国时,必须通知其他在本协议书上签字各国,以便他们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种权利的统治权力,并在必要时保证遵守规定条件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只有这样才能被认为是有效占领,才会被其他国家确认。
也就是说,必须要在其他各国都同意认可下,才能成功建立殖民地。显然,西欧列强以瓜分非洲这个利益为纽带,结成了一个战略大同盟。大明如果也要去占领殖民地,即便是实力足够强,但只要不是强国所有欧洲国家相加,也别想得到他们的认可,别想成功占领殖民地。
这就是为什么俄国虽然作为参加柏林会议的一员,也在非洲的卢多尔夫地区进行过实质性扩张,并计划过渗透埃塞俄比亚,却始终没能成功建立一块殖民地的原因,因为所有西欧国家都对俄国很警惕,他们宁可让意大利这种水平的国家夺取埃塞俄比亚,也不允许俄国在非洲占有殖民地。
也是以这种方法,欧洲国家后来在瓜分中国的浪潮中,也结成了一个共进退的大战略同盟,让李鸿章的以夷制夷策略,成了一个笑话,因为通过分割自己身上的肉,是不可能让列强争的头破血流的,因为人家是商量着分肉的。
大明想分非洲的肥肉,根本就没有机会,没有参加的资格,没有柏林会议的门票。
但是法国人手里是有门票的,而且早早的占了最前排的位置,他们在非洲最肥美的刚果河流域,分割到了一大块肉。
大明直接从法国人手里夺走这些肉不太现实,因为欧洲所有的饿狼都不愿意看到有新的饿狼出现的。
但如果能从法国手里,取得一些权益,通过法国这个平台进入非洲,也不是不可能的。
此时就需要英国从中牵线搭桥,至少是得到英国的谅解,否则就算法国答应,这口肉,大明也咽不下去。
于是明法战争的局面,就变成了在主战场上大明采取消极战术,对法国軍队围而不打,却派出了所有能动的军舰去非洲争夺利益的局面。
十月底,就在越南的雨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大明海军第二舰队展开了对马达加斯加法军基地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