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这个开局有点绿(1 / 2)

!--go--

这个开局有点绿

李渊望着四起的狼烟,已很清楚的意识到,日薄西山大隋帝国已经没有未来了。这个昔日里无比强悍的庞然大物,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坍塌是迟早的事情。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谁能够在这个坍塌的帝国上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

李渊一直深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一定要有人来重建新秩序,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李渊到底有没有担当重建任务的实力呢?如果真的要找一个能代隋而兴的人,几乎没有比李渊更合适的了。

第一,李渊有很好的舆论基础。“桃李子,有天下。杨氏将灭,李氏将兴。”这一歌谣已唱了很久,不要小看这种迷信的传说,在那个科学尚不发达的时期,这种口口相传的歌谣,往往能起到神化的作用,让其所作所为得到合法的精神外衣。

第二,李渊有很好的军事基础。李渊任太原留守,又是隋朝望族,手握兵权,有强大的军事和战术上的优势地位。他所控制的山西等地,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很方便地对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这些传统政冶中心发动进攻。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渊的身上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这些人对儒家的忠君思想中毒不深,并不认为取隋而代之有什么不妥,不会背上负罪的精神包袱。

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期,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朝代更迭频繁,且大多数朝代都是被内部权臣干翻的,然后再建新政权。儒家是禁止人们背叛前朝而改事新朝的,可这段时期的掌权者,几乎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李渊和他同时代的人在思想上忠于社会秩序远甚于忠于一家一姓的某一王朝。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一时代的人物,都可以频繁更换新的主子了。

李渊已有了建立新世界的想法,但他仍迟迟没有付诸实施。不是害怕,而是他一直认为时机没有成熟。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比李渊还要着急,这个人就是李渊家的二小子李世民。正是他的极力谋化,才坚定了李渊的反隋信心,由此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李世民是个很有谋略和思想的人,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才能。那一年,隋炀帝北巡时,被突厥的始毕可汗带领几十万骑兵,包围在雁门。杨广诏令天下募集军队勤王,李世民参加了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军队。

李世民给云定兴出了个打败突厥骑兵的主意,他对云定兴说道:“始毕这老小子敢带兵包围天子,一定是认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救援,将军你应该多准备些军旗,白天打出几十里。晚上的时候,把战鼓敲响,让始毕以为我们大军已到。如果不这样做,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很难战胜他们。”这一计谋后来被李世民反复使用,屡试不爽,几乎可以做为案例裁入兵书。

云定兴听从了李世民的意见,加之杨广实施的反间计,果然把始毕可汗的军队吓退。李世民年仅十六岁,就能很清晰的判断战场形势,具备了优秀将领的素质。

做为一名优秀的世家子弟,李世民也敏锐地意识到大隋帝国不可挽救的衰亡,暗中收拢人心。

晋阳令刘文静很是看好李世民,觉得他是个杰出的人才,二人交往密切。后来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婚而被关进了监狱里。做为刘文静的好友,李世民去监狱探望他,二人在监狱里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刘文静冷静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李世民定下了谋取天下的总体战略。也是从这一刻起,李世民正式开始实施反隋霸业,部署门人宾客担任各种要职。但因为怕李渊不赞成起义反隋,所以犹豫很久,也不敢同李渊谈起此事。

晋阳宫监裴寂是李渊的老友,刘文静想利用裴寂来游说李渊起事反隋,于是引李世民与裴寂交往。李世民在赌桌上不动声色地输给裴寂好多钱财。赌品看人品,裴寂这老哥见李世民输了这么多钱,眉头都不皱一下,不像某些牌品不好之人,输点钱就骂骂咧咧的,很是喜欢。从此天天跟着李世民混吃混喝,二人感情迅速升温。李世民就把自已的计划向裴寂全盘托出,裴寂拿了李世民那么多的钱,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李世民。这就是金钱的力量,真的是有钱能使磨推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