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9章 葬(2 / 2)

正好你听个新奇,我做做消耗,省的老咳嗽。

民间很多人都说厚葬薄葬,这两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葬礼的规模,也包涵了葬深葬浅一说,如果是生活在雨水充沛的南方,讲究也多,还有风俗会在墓穴内部砌砖搭墙,防止雨水过盛,墓穴坍塌,而我老家那边地质比较硬,又有严寒的冬季,所以就没有这方面的风俗习惯。

我接触了丧葬行业也发现,南北方的丧葬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南方会更加注重细节,比如说逝者离世后的下葬日期,一定要找个对后人很好,不犯说道的日子才能下葬,找日子的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都不算罕见。

北方算是简化,白事一般都是三天,只要下葬

的日子和逝者不犯冲突,基本都能很快的结束葬礼,后面再继续烧七事宜。

所以在我看来,埋葬的坑穴大小,深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先生在这方面一定要看当地的气候,地势,土质,以及风俗文化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不然你稀里糊涂的把人埋上了,赶上个梅雨季节,没几天棺材被冲出来了吓不吓人?

坑的大小一般要比棺材长宽多出半尺,深度一米半左右,再深点的还有两到三米。

具体要看管材大小,还要看下葬的逝者命局。

当然,普通人大多不会葬的太深。

只因还有个说法,埋的太深了压子孙。

我一路上也算是知无不言,林大哥他们像听故事一样的表情,对我又是连连称赞,直说我脾气好有耐心,我心里哭笑不得,唠的多了的确能消耗,但是一被夸奖又回来了。

合着是一进一出,全白玩了!

说话间,就到了林大哥家的祖坟。

依然是从高到低的排列格局。

最上面是林大哥的太爷太奶坟墓。

下面的左手边是他爷爷奶奶的墓地,再下面的左手边是他去世大爷的墓地。

他父亲这辈是三个兄弟,大爷已经去世,就葬在了正对的左手边,中间是给林大哥父亲留下的位置,最右边是给林大哥还健在的老叔留下的空地。

这种事很常见,很多有祖坟的人家,都会提前给后辈男子留出下葬的位置。

林大哥带来了四五位亲属,其中也包含他的老叔,我也跟着称呼老叔。

先前他们都挖过方子,便按照我吩咐的顺序先去给土地送几张冥纸。

再给长辈坟墓逐一送去三张冥纸。

不用多烧,也不是来送祭的,就是念叨念叨要破土了,可能会有些叨扰。

冥纸送完后,林大哥家的亲属就在我的安排下跪到要开挖的土地前,摆好上供的祭祀品,点香跪拜,随后我捡起一根粗壮的木棍,走到要开挖的坟穴后方。

先是默默地站立,我拽下口罩,闭着眼感受一下风向,脸颊有刀割感时微微移动,直到风声不烈,气息流畅,睁眼,抬起大拇指比对。

朝前看去,既要确定是中轴线,又要感应到气场合适,这就是立向。

当然,按照往常我就能直接立了,眼下咱得专业一些,我还是从包里拿出罗盘,对应了一下磁针,然后在墓穴后方的中心点将木棍敲下去,系上带来的红线,走到墓穴要开挖的前方,待罗盘指针重合,再次敲下另一根木棍,将红线扯过来系住,做一个中心线,起到尺子的效果。

随后我唤来林大哥,询问了一下他的属相,确定没问题后继续叮嘱,「一会儿头几锹都由您来挖,我说一句,您挖一下,明白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