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4 布局和记(2 / 3)

毕竟,之前收购中环的希尔顿酒店物业只是小试牛刀,陈志文这个名字只是让香港大佬们认个熟悉,但等到陈志文真的对和记集团动手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不管是不是真的收购成功,单是成为和记的大股东,就足以名震香港了。

“没问题。”周家杨点点头说道:‘只是,陈生,和记现在的情况,只要我们资金足够,是能收购到手的,但是它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炸弹,您这边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准备。’

“放心,我自有打算。”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又讨论了一些工业地产的投资后,周家杨也离开了办公室。

陈志文看了一眼远处的和记大厦,心中感慨万分,在香港待了两年半,准备了两年半,现在准备对英资下刀了。

柿子当然得挑软的捏,和记与怡和虽然都是香港四大洋行之一,但现在的差距可谓天差地别。

怡和集团旗下两大核心资产,置地与九龙仓,一个掌握着中环十几栋摩天大厦,一个掌握着香港大量未开发其处于黄金位置的地皮,虽然有一定的负债,但中环收租实在是太香了,基本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等到两年后,怡和在海外投资的几个大型项目亏的惨不忍睹,置地在香港多年的利润被消耗光,才开始虚了起来。

而和记集团,去年就开始虚了,在之前地产与股市发展良好的周期内,和记的大班祁德尊为了扩大和记的规模,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收购,短短几年之内,和记控制的公司超过360家,上市公司超过26家,这也给和记带来了巨大的负债。

经济好的时候规模越大,股价越高,再以股价抵押获得资金再收购投资,再提高股价,再抵押,无限套娃,祁德尊用的就是这个很平常的招数,再过几年的陈松青也会一样。

但这种操作,一旦碰到经济危机,股价暴跌,在银行的抵押品就会不足,银行为了风险控制就会要求增加抵押物或者偿还贷款。

不过以和记集团的实力,虽然股价跌了,但贷款还是正常还,所以银行还是没有催款,一切跟正常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