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扬名(2 / 3)

刘宽虽是皇室宗亲,但也出身华阴,在杨明少时就与之相识。

“子骞可有意来我太尉府任职?”等放下酒碗,刘宽便开口问道。

杨明本来也端起酒杯,听到这的时候又放了下来。

刘宽,这是要辟他为官。

东汉明文规定,二十及冠后方能出仕,且途径是察举制,即以高级官员考察并举荐之方式。

但在察举制之外,仍有作为补充的征辟制,皇帝征召谓之“征”,官员则谓之“辟”。

二者最大区别,是征辟制不受年龄限制,但从属意味更为强烈。

被辟之人,基本上视辟主为君主,加上天然的君主天子,便会有“二元君主制”存在。

因此一旦辟主离任,被征辟之人仕途便会大受挫顿。

“当然,我知子骞素有大志,这等任职只是过渡,待明年子骞及冠,我便以三公之权,举你为茂才。”刘宽笑着继续说道。

这一下,杨明马上起身对刘宽行礼:“多谢刘公提携。”

察举制有三种方式,分别为举孝廉、举茂才,及举贤良方正。

举孝廉以郡为单位,且受郡人口影响。

人口十万以下的郡,三年一个;十万到二十万的郡,两年一个;二十万到四十万的,一年一个;以此类推,最多为一百二十万的一年六个。

因此像颍川、南阳等大郡,每年出的孝廉其实并不少。

但是茂才,以州为单位,依照规定,唯有三公、监察御史、司隶校尉、州牧才有一年举一人的名额,因此名额稀少。

刘宽直接把名额给杨明,且是提前预定,可见其厚爱。

刘宽示意杨明坐下,越看他是越喜欢。

毕竟,品貌非凡,又通经达礼,还能干出杀王甫这般英雄少年之事之人,又怎能不让人喜欢嘛!

等聊完正事,刘宽并未马上离开,而是与杨明喝酒聊天,聊起杨明少年之事。

杨明少时和曹操、袁绍一道,那可是雒阳闻名的闾巷少年,飞鹰走狗,裘马轻狂。

等酒喝完了,刘宽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杨明严重怀疑,这位嗜酒如命的太尉是因为在家喝酒会被夫人吐槽,加之脾气太好,所以才特意跑牢房来喝的。

此时已至酉时,要见的人都已经见完,杨明也准备休息。

廷尉左平却又到了牢门附近。

“外面还有人?”杨明看到他欲言又止的神情,开口问道。

廷尉左平闻言立马开口道:“确有一人,自称北海孙乾,已等候两个时辰。”

看他样子,不知是收了来人的钱财,还是为来人的意志所感动。

“快请他进来。”杨明听到这名字却赶忙说道。

不一会儿,一高冠博带、唇红齿白之人进入牢房。

“北海孙公祐,见过杨少君。”孙乾在牢房外就对他作揖行礼。

杨明也马上回礼。

“我受郑师所托,邀少君出狱后前往东莱一聚。”等坐下,孙乾开门见山。

杨明听完后非常惊喜。

孙乾所说郑师,他虽然未见过,但也听过。

这里需提一下经学。

儒家有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自汉武帝由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研究这些经典之经学便成为了汉代官学。

所谓“通经入仕”,可理解为后世之“文凭”。

经学又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之分。

秦汉相交时儒家古籍大都丢失,经书便只能靠儒家弟子口述记录,以汉代字体小篆记载,此便为今文经。

因口述有差异,今文经便有诸多版本,如《诗》就有《鲁诗》、《齐诗》、《韩诗》。

后鲁恭王于孔子故宅壁间寻得残留古籍,以及民间有志之士冒死留存的部分,以先秦大篆记载,便是古文经,如《诗》中的《毛诗》。

今文经为东汉官学,由世家大族代代相传,又被称为家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