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都市言情>浦江东> 第180章 汽笛声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汽笛声声(4 / 5)

堂哥解释说:“就像我们爷爷那辈人一样,还有大量来自江浙一带船民蜂拥而入十六铺码头。男人们大多登岸去做劳工,如搬运等女人们则以船为家,守在江边,操持家务。”

长江以北、浙江沿海等地的人,先前跑单帮,也大多是从这里进入上海的。随着一班班蓝白、绿白相间的客轮,他们呼啦登岸。像影视剧里看到的那样,一种与上海色差对比强烈的人流,汇进了一个海里。

苏北人喜欢带来苏北的草鸡,宁波人身上有股海腥气外出又回归的本埠的太太、小姐、少爷和少奶奶们的脂粉气……。那时候,十六铺的气味就这样混杂。

而十六铺的本地人呢,就开始做这些外来跑码头的人的生意,从挑夫、黄包车夫、三轮车夫、黄鱼车夫开始,到后来的出租车、小货车,客房和货栈……,直至老太的棒冰雪糕和茶叶蛋摊头。

要紧的是,人多事儿杂。船票贩子、小偷、暗娼、卖假货者混迹其间。弄堂口、小菜场、水果摊、烟纸店,总有形迹可疑之人出没。他们在这里留一个脚印,便消失了,又到另一个去处,撒一泡尿。他们不惹本地人,专找“刚刚从十六铺上来的”外乡人。

“十六铺刚刚上来的,这话啥意思,你们俩应该都懂的吧?”堂哥笑问道。

曾经,上海人有一句比较尖酸刻薄的话,谓“十六铺刚刚上来的”。很多外地人坐船来上海,从十六铺爬上上海滩,闯上海。因为刚到上海,不懂上海的人情世故,穿着打扮又不能很快入流上海的时尚社会。因此,往往被挑剔的老上海人,形容为“十六铺刚刚上来的”。后来引申为,但凡不入流的人,都被称为“十六铺刚刚上来的。”

“曾经有诗人说,江边的码头,是游子的终点,也是人生的起点。”堂哥叹息一声,说:十六铺一直到现在,也仍然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