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益州道路网十分发达。
再加上,许多人为了抢命名权,捐了好几份银钱,因此导致在档记录的道路,修建银钱筹齐足够,未邀请参加诗会在列的大小商绅,错失良机。
他们联名书书,要求再把乡路甚至村路全部重新统计一遍,并且再次召开一次募捐大会。
秉承着一件事分成两件事办,会减弱影响力的前提。
杜慎行当即做主,诗会接着以巡游场地的方式继续举办。
并顺应民意,除了益州城区域内的道路以外,也好评选出最合适写在碑后的诗词。
他还特意将各县应修的道路,全部统计完毕,供捐款者挑选。
一时间。
各县富商争先恐后地齐聚益州城。
“要说最近这益州城卖什么的生意最好,那一定是卖碑的最好!”
“胡说八道,是车马行的生意最好!”
“依我看,还是绵远书局卖笔墨纸砚的生意最好!”
城里的小商贩们一边聊着这场盛事,一边忙着招呼各地前来的客人们。
别人的生意好不好,反正他们的生意,最近增收了数倍。
除了各地前来的富商以外,剑南道各大书院,也特意抱团前来参加比试。
原本的为了个人名声的单打独斗,逐渐演变成了以书院为群体的切磋赛。
还想着找林羽聊一聊的杜大儒,虽是锦江书院的挂名山长,但因为人正直不偏不倚,直接被各院山长定为审评。
每日白天要跟着变换的诗会场地出发,去给学子们提供思路与灵感,当场评断不完的,晚上还要带着诗稿回别院点灯,与各个书院的山长们接着商量,哪个能够题壁石碑之上。
根本没有机会深入接触林羽。
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请林羽给他再写一篇《蜀道难》,当作定礼,拿回家给夫人交差。
“噫吁嚱,危乎高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