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杨照常上朝,处理朝政,商议由于近日延河水匪猖獗,滋扰百姓,需扩充延河水军一事。
因着一向支持他的程国公称病不来早朝,军费吃紧,陷入僵局。
丰国公在李杨初等帝位,就已经给过钱救岭南得急,现在又交出钱款订来年的货物,账上已经没有多余的钱。
而刚刚将女儿送进宫为妃的陆国公,虽在朝堂上支持李杨,但是也同丰国公一般订了不少货,拿不出银钱。
李杨提议扩充水军一事,也就遭到众大臣的一致反对,肃王李旦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慷慨成词,讲述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众大臣目不斜视的听他讲完,并未有任何反应。
因为他只是既没有实权也没有银钱的闲散王爷,除了长得好看,一无是处。
其中谢相全程眉头紧锁,冲他露出有心无力的表情。
拿不出军备、军资、军饷,强行征兵,只能增加徭役,大梁百姓都会民不聊生。风雨飘摇。
李杨心里憋着怒火,面色森冷,愤然下朝,怒气冲冲的回到御书房。
“赖平安,你给朕滚进来。”李杨冷声冲着门外一吼。
大太监赖平安立马就滚了进来,匍匐在御书房的书案前,惶恐行礼,刚刚李杨进去的时候,还吩咐他在门外守着,不得进来,这又是怎么了?
李杨指着书案上被人动过的奏折和御笔,还有一旁放着的一叠桂花糕,再次怒吼道:“谁来过?谁让你放人进来得!”
赖平安顿时冷汗满头,拼命的在脑子里回忆,到底谁来过,老天啊,到底谁来过。
“陛,陛下,老奴不知。”赖平安十分委屈,他刚刚跟着李杨下朝回来,他也不知道啊。
自昨儿个李杨出宫回来,李杨就面色不好,平日里宫婢犯了错,李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计较。
毕竟能在李杨身边贴身伺候的,都是跟着他的老人了,但昨晚有一个宫婢不小心点了俩次烛火没点着,就被李杨骂骂咧咧的赶了出来。
半夜又听见李杨在他的寝宫承安宫走来走去,唉声叹气。
赖平安揣摩着李杨该是遇见什么了不得的烦心事了,才会一改往日气性,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没用的东西,朕真不知道养着你们这群没用又阳奉阴违的蠢货干嘛!”
赖平安趴在地上,低眉顺眼,也不吱声,他觉得此时的地上最为稳妥安全。
李杨越看书案越不顺眼,拂袖离去。
“朕回来前收拾干净!”
赖平安从地上麻溜的起身,吩咐宫婢们复原书案,再问了自己的徒弟陈玉刚刚谁来过,听罢,敛了脸色,追着李杨去了。
李杨漫无目的在御花园中四处走着,只觉得眼前的亭台楼阁、殿宇琼林分外碍眼,他恨不得将这些没用的东西推了生钱。
跟在身后的赖平安,大气都不敢喘一个,生怕自己又惹了李杨心烦。
不知不觉,李杨就来到了太后的慈安宫,因着现在并无中宫,加上李杨每日下朝都会来太后宫里坐坐,各宫嫔妃们就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竞相来慈安宫请安,以求得了李杨青睐,成为第一个受宠的嫔妃。
若能再怀上一儿半女就更好了,说不定母凭子贵,皇后之位都会被牢牢握在在手中。
李杨孝顺,此时各宫嫔妃们都在想着法儿的在丰太后跟前逗趣露脸,得了太后喜欢,日后承宠便更加容易了。
“太后娘娘,您风华正茂,才不老呢,这燕窝炖雪梨是臣妾一早就起来用小火炖着的,特别适合秋日里喝,美容养颜,清热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