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易回太学的消息,马上传到了一直关心他的某些人耳中。
儒家学谕很快将他的行踪报告给掌院。
掌院沉吟着:“坐船回来的,先去了刑部?一个人回来的,王铄没有跟随?”
掌院一边说着,两只手,手指不断横竖变化,一个个卦象在变化中演变。
这是儒家易经。
很快掌院叹一口气:“王铄大凶。这刘知易还真是能惹麻烦!”
刘知易离开太学前,写的一篇《师说》几乎将儒家中的贵族和平民子弟分成两派,彼此争辩来多日,才刚刚平息下来。
学谕道:“掌院,可要将其禁足?”
刘知易惹的麻烦太多,学谕觉得他还是安心留在太学读书,不要瞎往外跑的好。
掌院摇摇头:“静观其变。不过他要是出京,必须派人跟着。”
儒家高层,并不想干涉刘知易这个他们认定的天才弟子的修行,让其自由成长。但他的安全一定要保证,掌院推算中,刘知易此次出行,凶险重重,幸好逢凶化吉,没有遇险。儒家不能冒险,刘知易这样的弟子,他们损失不起。
……
刘知易回到外十三舍,众人都骂他,不辞而别,一去就是十几天。刘知易马上识相的提出,要带他们逛青楼,当场写封信,让斋仆送去怡红院。一听去怡红院,众人马上态度变来,不是去宜春院,而是去怡红院,这是要开新地图来啊!
刘知易心里呵呵,一群工具人!
打发完室友,又去法家和儒家转了一圈。法家弟子的学习热情很高,去年恩科,法家大兴,法家弟子排名普遍很高,太后要大用法家已经不是传闻。到了儒家,有些特殊,刘知易在儒家声名鹊起。以前他是太学才子,以诗词和法家闻名,一篇《师说》让他在儒家打响名头,此时儒家同学看他,已经不再用外派才子的眼光,而是将他看做儒家大才。学校就是这样,相对单纯,只要有才,就能得到尊重。
刘知易走了一圈后发现,《师说》的影响虽然过去,可带来的改变很大。一篇师说,将埋在儒家的贵贱两个出身不同的群体分割开来,相比而言,太学里的寒门偏多,因此《师说》将无贵无贱的思念悄无声息间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