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镜见她那副要吃了自己的样子,叹了口气:“真是怕了你们女人了,慢性会厌部感染伴水肿,除了你说的五个原因还有胶原性疾病和喉部的淀粉样变性。”
前一个是遗传病,后一个是个连病因都没法明确的代谢性疾病,确实和女婴八竿子打不着。罗怡楠非要争个明白,可惜结果不太好:md又输了!
“你还好么?”祁镜看着她咬牙切齿的模样,问道。
“没事儿。”罗怡楠比起一年多以前成熟得多,只是轻轻咬了咬嘴唇没再说什么,“孩子毕竟是早产儿,白细胞我看了,17、18的样子也不算很高。倒是中粒占比升到了81%,有点夸张。”(1)
“所以说一定是种感染,慢性感染。”
“中粒高的就是细菌感染,可这范围也太大了。”
祁镜还想继续往下说,还是被李阳雨拦了下来:“祁哥,人送到了,咱们还是快走吧,今天事儿还多着呢。”
想到老总一早发怒的模样,祁镜不敢怠慢,连忙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叠成小方块的单据,递到了罗怡楠的面前:“签个字吧。”
“签什么字?”
“转院接送单啊。”祁镜指着自己的制服,“我可是急救中心滨江分站的跟车医生,怎么也得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吧?”
罗怡楠这才反应过来:“哦,我签,不过之后的鉴别诊断怎么办?”
“这就是你考虑的问题了。”
祁镜的急救小组撤了,女婴直接入住了急诊重监室,罗怡楠则回到了诊疗室写孩子的新病历。
她就坐在办公桌边,看着被自己打上了问号的“急性会厌炎”,脑子里想到的都是祁镜那张欠抽的脸,心里挤满了疙瘩,就像被一张气泡膜裹住了一样:
“就说慢性感染,你倒是说清楚是哪种慢性感染啊!!”
轻声的埋怨并没有得到什么回应,她犹豫了好一会儿,又把女婴的病历重新捋了一遍,这才不甘心地在这五个字上划上两条横线,改写成了慢性会厌部炎症伴水肿。
“慢性细菌感染......”
罗怡楠传染学实力一般,能想到的就那两类菌,一个需要做培养,而另一个则有超敏反应实验:“来来,把这两个单子送给家属,尽快做。”
“罗老师,市西好像已经做过培养了,我们还要做吗?”
“必须做,在这个女婴身上不能出现意外。至于另一个实验,恐怕市西没想到过。”
......
其实祁镜所在的滨江区急救中心一般不会插手市西市北的急救和转院,如果插手了,一般最可能的直接原因就是人手不足。
这次的问题就出在市西三院分站的急救医生身上。
他因为送车和急救单的一些事儿,和三院的急诊医生吵了起来,进而影响到了身边家属的情绪。这种跨科室吵架往往没什么好处,徒增麻烦而已。现在卷入了家属,连老总都给惊动了。
三方大混战后,后续的工作只能让其他分站空闲的急救车来做。
“给个急救单,然后拿床走人就行了,怎么吵起来了?”祁镜坐在后车厢有些不解。
“我也不是很了解里面的细节。”李阳雨说道,“不过市西一个朋友和我说是我们急救医生诊断没下好,三院急诊那朋友也耿直,嘲讽了几句,估计话挺狠的,我们这儿的兄弟直接就毛了!”
院前急救手里的资源不足,更多是应对紧急情况的急救而不是诊断,所以有时候通报结果和最终结果不符。
病人人在家的时候还是清醒的,可刚上急救车没多久就有点意识模糊了,有说胸口痛难受。加上家属说患者既往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急救医生就觉得很像心梗。
“当时血压多少?”
“80/40。”
“那么低?”
“考虑大面积梗死,心搏出量降低。”
“这样的理解倒也可以。”祁镜没反驳,而是帮着解释道,“这样的血压没办法为他的大脑供血,一旦大脑供血减少,就会昏迷,和之前说的人神志不清相呼应了。”
可问题就出在血压降低的原因上,是心源性的还是别的原因?
判断心梗最好的办法就是心电图加心肌酶谱。
“路上心电监护没看出心脏问题。”李阳雨说道,“不过那机器测不出很正常。”
“看来到了医院心电图也没看到什么特殊的心梗图形吧?”
“嗯,没看到。”
“三院急诊医生不至于因为一张心电图去喷人。”祁镜猜道,“难道心肌酶谱也是正常的?”(2)
“嗯,心肌酶谱也没问题。”
“呵。”祁镜一听就明白了问题在哪儿,“急腹症,估计那人一上手没做腹部查体,看着像心梗就先送去医院再说。这事儿临床上不少见,确实很坑人。”
“病人说胸痛,这没法怪咱的兄弟吧。”
李阳雨有些憋屈,实在是能拿来做诊断的办法太少了。
这其实就是祁镜一直找急救中心老总要急救案例讨论会的原因,增强院前急救判断的准确性能极大提升病人入院后的诊治效率。
“是不是有问题,自然有人会去查。我能做的就是帮着丹阳急救的院前医生,不断磨练他们的业务水平。”
祁镜拿出手机翻到了老总的电话号码。
“你该不会是要......他老人家现在还在气头上呢,你别冲动啊。”
“不管了,现在机会难得,万一事儿过了,再去找他不一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