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选了一家还算不错的餐厅,三人吃完饭就聊了些医疗专题和采访的事儿。
作为副台长,有些事儿他还是能说了算的,加上邵莉身后不错的背景,在台里也能拿到很多优质资源。整个谈话其实没用上多久,过程轻松愉快,王建军对两人提及的各个点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只不过,这些支持都停留在口头上。祁镜很清楚,想要得到书面同意,自己这儿的筹码还远远不够。
医疗专题的采访和报道收视率一直不高。
一是因为医疗专题有相当高的门槛。
只靠电视台记者和文案根本说不到点子上,靠医生来解读更是专业词汇频出,观众也听不懂。既然听不懂,那就索性不看了。反正也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浪费脑子去看这种东西,还不如放松心情看看电视剧来得轻松愉快。
二是因为祁镜所要求的医疗专题很难让观众产生共情。
其他电视台也有这种专栏节目,数量不多,走的也都是帮患者对抗医疗体系的路线。当然这条路线往往会往非医疗的路线去走,因为到了节目中期就会变成彻彻底底的医疗法治节目。
到这时,门槛是低是高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即使节目有了医疗法治的双门槛也不会影响观看体验。
当不公砸在一个平民老百姓身上,电视前的观众会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关注点从一开始就发生了极大的偏移,根本就不在专业内容上。他们要看的是“主人公”如何战胜龌龊黑暗的医疗体系,“主人公”又如何反抗老天爷。
节目最后的结局往往会贴合观众意愿,以“主人公”的胜利告终。这不是篡改结果,而是在既定结果里寻找的病例,一开始就定下了的。
就算个别几位最后搏了个满身伤痕,也能为这种“反抗”精神增添几分悲壮色彩。
这类故事受众并不少,剧情走向如此热血,谁不爱看呢。但祁镜要的却是完全相反的内容,在他的设想中,病人成了配角,整个故事会以医生的视角来阐述一个个病例。
换了主角,那节目的基调也会发生改变。
节目既要让观众认清病情的残酷和无奈,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医生的无私奉献......
“不不,王副台长误会了,残酷和无奈倒没什么,只是我们不用特别去展现无私奉献。”祁镜笑了笑说道,“无私是不可能的,我们医生也要吃饭养家,别搞得我们和圣人似的,直接拍最真实的画面就行了。”
“日常生活么?”
“直接拍病例讨论会吧,我诊断部里的人基本没什么日常生活。”
王建军以前也做过专题报道,根据祁镜的说法,很快就在脑海里绘出了一份电视节目剧情走向的草图。祁镜在这方面是门外汉,不可能全跟着他走,哪儿需要压节奏,哪儿需要调动情绪,哪儿找出爆发点设置高潮,还是他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