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只想做成上下两部,每部弄个30-40分钟时长,主要讲的就是诊断部的工作。在风格上,她希望尽量往侦探缉凶上靠,前半铺陈一些病历的经过,绕绕圈子也没关系。等后半经过了几次激烈的病例讨论后,最终锁定“凶手”。
可谁知06年末的那部刚出的时候就迅速走红,收视率非常不错,结果电视台就硬是让她在07年又多拍了三部。
医学诊断和断案差不多,需要讲究证据。
但如果把整个过程放到观众面前,诊断又和判案完全不一样。
因为比起更接地气更需要扎根当事人生活的刑侦,医学有一条无形的门槛。当然法医也有门槛,可在侦缉过程中的占比并不多,而且描述起来更容易。
这时候,以病历研究为主的诊断部就越拍越没新意,反而是更容易翻出花样的急诊更占优势。
没法突破创新,收视率自然会下降。
而原本纪录片的发起人祁镜自己也渐渐没了热情,尤其从去年年末开始,这家伙总会去忙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从那时起,纪录片的工作就全压在了邵莉的肩上。
“莉姐,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陈冰安慰道:“等我们医院申请了三乙后,明年应该会建内科急诊,介入室也在造了,之后完全可以再改风格嘛。”
“是啊,听说明年还有规培政ce落地,我们这儿会和明海一起实施。”
邵莉这两年一直在接医疗专题,肯定不只为祁镜服务。但入眼的除了医闹和纠纷外,很少有正向的东西。今年讨论的规培计划算是一针强心剂,按照城市规格来说,丹阳肯定会有不少规培基地。
在她看来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规培地点基本全在三级医院,这能让那些有了执业证书的医生们更好地了解到最高级别的医疗过程是什么样的。等规培后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的习惯也会保留下来。
但其实诊断部里的那些人精们早就看透了这些。
国内医生确实质量不过硬,地区差异也非常大,急需三级医院给出正确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培计划看似合情合理,但其实究其本质,就是变了法地压榨劳动力。比起正式录用医生,还是这样的实习性质更廉价。
现实结果是,除了些有底线的医院外,很大一部分规培医的收入根本没办法保障。
当然医院扩建加上规培医的进入对取材肯定有很大的作用,只是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纪录片对邵莉依然是个难题。
怀里总揣着件心事,让这位年过而立的美人已经没了两年前洒脱的样子。面对一群年轻医生,她也没法吐苦水,在诊断部没留多久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