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3 / 5)

胡适由于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他为《每周评论》撰的稿,都是关于思想与文艺的,比如诗歌《奔丧到家》,翻译小说《爱情与面包》等。但当陈独秀被捕以后,胡适出面召集了周作人等12人,决定继续出版《每周评论》,并由他自己代行编辑。

在后面的编辑中,胡适也延续了《每周评论》之前的立场,抨击政府对爱国人士的镇压,赞颂陈独秀不惧入狱的革命行为,有效地对北洋政府进行了反击。

综上所述,在五四运动中,胡适虽然不同于热血青年的学生们那么的冲锋陷阵,也不同于陈独秀那么激进,但还是以他自己的方式,投身到了火热的斗争之中的。

虽然,关于胡适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人们把五四运动做了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广义的五四运动,指向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以及由此而来的新文学、新思想与新观念的变革。在这方面,狭义的五四运动的发生,最终将这场广义的五四思想革命推向了纵深与高潮。

狭义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胡适并未亲身参与。至于广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则是“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五四新文化运动,指的是从1917年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舆论阵地,以北京大学为思想场域掀起的思想文化运动。正是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冲锋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应运而生,尔后,这场语言革命进一步演变为思想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核心的三位思想领导者应该是陈独秀、胡适与蔡元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