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匪夷所思了。”
“虽然不太礼貌,但我还是得怀疑病例的真实性。”
听了这番话,卡维总算“跟”上了他们的思路:“哦,你们问的是这个,我让李本先生自己拉的勾。”
说完他就模仿李本当时的动作,做了一个两面开弓的模样:“他帮忙拉的勾,暴露出足够的视野,我嘴里叼着蜡烛就能提供亮光。接下去只需要用手指堵住血管缺口,吸干血液后鸦喙钳再跟上,就能止住出血。”
“原来如此。”
“这大概就是年轻人的临场反应吧。”
“太神奇了,有种让我梦回十多年前还没有乙醚的时代......”
“病人就在医院躺着,当时的情况也都在警察局备案,如果诸位不信可以去查。”卡维也累了,懒得再和他们扯这些手术之外的东西,“还是那句话,信不信随你们,我已经无所谓了。”
“我们只是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操作。”
在卡维眼里,大血管止血只是外急手术的基本功,因为车祸外伤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连大血管止血都做不好起码有一半外急伤员得死在清创室里。
但这个基本功到了19世纪却是打翻所有人思路的全新技术。
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想要熟练掌握需要先记住详细的颈部解剖,然后再靠大量颈部外伤病人慢慢实践。当手指熟悉了皮肤肌肉的触感,血液流淌时的感觉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对他们来说确实超纲了。
为了平息议论,也为了给自己降降热度,保持低调,卡维不得不在胸口画了个十字,然后把止血的功劳分了一半给上帝。
“或许真是天主保佑在那时赐予了我一双能够救人的巧手,反正止血的整个过程就是这样。等我找到了破口,发现血凝块已经把缺口堵住以后,我也没再做血管缝合,,,,,,”
说到这儿,卡维忽然想起了环甲膜穿刺:“哦,对了,因为颈部压迫止血的缘故,李本先生的脖子周围产生了严重的血肿。肿胀反向内侧压迫了气管,造成呼吸困难。我为了方便急救,就先做了一个类似气切的小手术,重新开放了气道。”
众人只知道这是一台复杂刀伤止血缝合,再加上拉斯洛的气切,可没想过在当时的凶案现场竟然还有气切。
“你说气切是小手术?”
“气切本身难度不算小。”卡维考虑到时代因素做了调整,解释道,“因为止血时间有限,我只是用针头在李本先生的脖子上开了个洞而已。”
“气切还能用开洞?”
“开洞有用?”
“开在哪里?”
“气管上方的环甲膜。”卡维摸着自己的脖子,“这儿。”
“这里也能做气切?”
“能,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卡维索性把拉斯洛的气切手术放在一起说,“比如拉斯洛先生当时的喉部水肿,就可以做环甲膜穿刺。因为切入速度够快,恢复也快,缺点就是不能长久。”
诡异的止血之后又是从没听说过的环甲膜穿刺,这一切在卡维的轻描淡写之下显得特别简单,以至于让那些自视甚高的外科医生们有种进入了魔幻世界的错觉。
......
例会直到傍晚六点才正式结束。
卡维第一次参会获益几乎为0,倒是和好几位医生结下了梁子,为此他不得不立刻去了院长办公室,想瓦特曼讨要那张入学介绍信:“院长,该说的我都说了,信......信送出去了么?”
“你可真够好学的,老想着这件事。”瓦特曼白了他一眼,说道,“早就交给邮递员了。”
“那就好。”
卡维心里一块大石落地,有了瓦特曼的介绍信,再加上自己现在的成就,入学没有难度:“瓦特曼院长,你是不是和英国的李斯特医生特别熟悉?”
瓦特曼抬头看了看他:“也不算特别熟悉,怎么了?”
“能给我一下他的地址么。”
“你要他的地址干嘛?”
“我想给他写封信,和石炭酸有关的信。”
“地址......具体地址我也没有,要不你直接送信去他的医院吧。”瓦特曼用手写了一个具体的地址,“......是一所伦敦的医院,对了,你会英语么?”
“会,我对英国的两家医疗杂志非常感兴趣。一本是BMJ英国医学期刊,另一本是La柳叶刀,所以粗略学过一些。”
瓦特曼皱了皱眉头:“英国医学期刊?你完全可以把手术记录发表在奥地利的医学期刊上嘛。”
卡维摇摇头:“看看今天的例会吧,发出去恐怕会引来不少指责声。”
“唉,一帮老顽固。”瓦特曼也是没办法,苦笑着说道,“是不是对他的石炭酸感兴趣了?那可比你的酒精便宜多了。”
“石炭酸确实要便宜许多。”卡维先肯定了李斯特的这种消毒方法,但马上话锋一转,说道,“但我觉得石炭酸还是有不少隐患,有不少报道声称它有毒性,如果想要长期用于临床需要改用更安全的消毒剂。”
“替代品可不好找啊。”
“哦,我已经有眉目了,这也是我写这封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