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笔趣屋-笔趣阁小说网>历史军事>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三十三章 教堂、医院、兵工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教堂、医院、兵工厂(3 / 4)

反正历史上这货也是一边行医,一边用闲暇时间写出那些物理学巨著。换了一个学术氛围更好的地方,没理由变得更差才对。

其实这货除了物理以外,在行医的同时还在生理学、化学、数学、哲学、美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就和之前提到的两位一样是个完全超越时代的天才。

从特蕾莎女皇时期起,教育就一直是打破阶层壁垒的重要手段。只有阶级间的流动,才能给社会带来足够活力。

当年的西班牙淘金者们如此,英国的海盗亦如此,曾经单挑欧洲的法国也是如此。

隔壁的奥斯曼马哈茂德二世远见卓识,手腕高明,意志坚定,手下也不乏忠臣良将,更是涌现了一大批改革家,然而他却败了,败得很惨。

十九世纪是一个进步飞速的时代,此时弗兰茨还能被认为是一个天才,可再过十几年就只能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水平了,如果过上几十年也许就是一个高中生也说不定。

所以教育将是奥地利帝国的重中之重,在蒂罗尔和真腊的实验仅仅是个开始。

教会医院,是弗兰茨为了传播中医准备的。

此时的西方医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十分稚嫩,虽然在外科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部分领域和医学思想仍然十分落后。

尤其是对殖民地的一些疑难杂症,西医的方法往往派不上用场,更是不利于宗教的传播。

而中医,这种目前都解释不清的东西,对于教会来说正对胃口。

“没有什么比有效,还说不清道理的东西,更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了,Amen!”

教会和传统的中医相比还有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信任,二是不藏私。

人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碗加了香灰的符水就能救人性命,更不要说是可以治病的汤药了。

施救者和被救者具有相同的信仰,更能让二者产生共情,治疗的过程也会相对顺利,甚至能相互提供勇气战胜困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