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15.人才(1 / 3)

来胡陶村的就是郭若伟。

这次他就带了一大笔钱,以新建成丹阳医疗中心副院长的名义,在胡陶村建立一个艾滋病救助基金。国家管了染病村民的抗病毒治疗,那基金就管他们平时的日常生活。

其实说是说艾滋病救助基金,更多的还是帮忙盖掉胡家旺手里那箱黄金。

黄金被郭若伟拿去换了钱,然后把两笔钱混在了一起,再把管钱的职责丢给胡家旺,只要不看账本,谁都不知道这笔钱哪些是胡家旺的,哪些是郭若伟带来的。

硬要说起来的话,大概也就参与决策的三个人知道其中的核心秘密。

胡家旺能看到一箱黄金不为所动,全心全意为村里服务,祁镜自然愿意把这一大笔钱全交到他的手里。基金明面上的主事人就是他这位村长,只需要把每个月的支出都汇报给郭若伟核对就行。

比起季广浩那时的小打小闹,祁镜的这个基金体量要大得多,算上黄金整整120万足够村子摆脱艾滋病的困扰了。

祁镜没想过要回报,这其实更像是在给自己打广告。

让外人知道,丹阳有一所新建的民营医院,医院的副院长为艾滋病村捐了不少钱。有了广告就等于给社会开了个窗口,他抛了块几十万的“砖”,后续自会有“玉”不引自来。

在一系列操作下,祁镜的名气上升是一定的,但俗话说得好:“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有褒奖自然会有些无端的指责,也就是日后的键盘侠。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祁镜为了挡掉暗箭,为了规范操作,也为后来者做出榜样,便让郭若伟公布每月的具体支出情况。

起先只是涉及几个和基金有关的企鹅群,有捐款人群也有基金工作群。等稳定了之后再开始进军贴吧,随着校内网、人人网、微博的陆续出现,郭若伟的职责范围也会越铺越大。

当然老郭不可能为个小小的基金束缚住手脚,他的工作重心还是为自己和祁镜赚钱。

自从在股票市场赚了第一桶金后,祁镜就建议他从股票上抽手,把注意力放在楼市。丹阳毕竟是中东部地区第一大城市,可房价却要比上京、明海差了一大截,上升空间巨大。

这一大截里有城市间原本的差距在,但更多的还是一个时间差。

房价不是一开始就席卷全国的,会在主要几个大城市间抬升一段时间,等民众反应过来之后,才会慢慢向其他地方蔓延。丹阳就在第二梯队,05年秋天就是它极速发力的起点。

而早在04年,祁镜和郭若伟的钱就散在了丹阳的楼市之中。

他们的主要投资点就在一些新楼盘,有些因为交通不便会起价很低,但在祁镜眼里却发展潜力巨大。

楼市的价格向来看的是地段,其中交通占了一多半。现在交通不便不代表以后不便,短短两年,丹阳交通就得到了不小的发展,地铁从原本的1条已经扩建到了第三条。

而据祁镜的印象,前两天的延伸段和第四条的规划也已经排上了日程。届时,他们名下的房产会在交通便捷面前持续升温。

祁镜本人其实没什么经济头脑,赚钱只是一种完成梦想的手段。

但郭若伟不同,他本来就很聪明,又天天耳濡目染自己父亲的工作,所以在看清商机之后把触角伸到了明海和上京。

虽然05年的时候,这两地的房价早已开始起飞,但依然可以入手。

在祁镜的建议下,郭若伟一改在丹阳专买新楼盘的办法,反而专攻一些乱七八糟的楼盘。这些房产大小不一,有新有旧,唯一的共通点就是一个——离优质学校够近。

学区房的概念古已有之,但真正被“发扬光大”的还是要再等两年。真到了那个时候,房价不只是翻几番的问题,而是十倍乃至数十倍的提升。

卖是不可能卖的,收租才是正途。

=====

原本计划近一星期的胡陶村之行,祁镜一天就完成了本职工作。

铁皮箱里一共采样8处,共培养出4个菌株。土地庙庙内共采样15处,培养出2个菌株,全部位于观音像后的墙角周边。庙周围采样12处,没有培养出菌株。

黄勇没有给炭疽任何机会,在采样结束后就下令给土地庙做了全面消毒工作,掐断了胡陶村最后一条传染链。

翻遍了胡陶村的各种年代记事后,现任丹阳疾控中心所长的黄勇写了一篇《胡陶村十二年炭疽散发感染病例溯源分析》。

上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