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5章 无为而治(1 / 5)

胡适的改革使得中国公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胡适对于中国公学的发展,我们不能不佩服;胡适对于中国公学的整顿,不算不尽力”,“如果胡先生能多做几年校长,再多尽一点儿力,将来把中公由较好的大学,升到世界著名的大学,也是意料中事”,这是当时学生对胡适治校的评价。

事实证明。胡适不但是个出色的学者,也是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但学问做得好,官儿当得也得心应手。

说到了领导者,人们常用的赞誉之词常常是“率先垂范”、“事必躬亲”、“身先士卒”、“事无巨细”等等。

但是,胡适这个校长最被人称道的,却是对学校事务采取的无为而治的行事风格。

副校长杨亮功说:“胡先生对于学校行政常以‘无为而治’自嘲,实际上他是以无为而为,与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以不教而教同是一样的态度。胡先生只注意于学校的重要问题,付与各主管以事权,并为之排除困难,因此养成各人自动自发的工作精神。”

与杨亮功的评价相比,一位名叫陈咸森的学生讲得更透彻。他说,胡先生一贯主张无为而治,“这在当年我们做学生时还不大了解,直到三十年后在台湾看到胡先生的一篇‘无为而治’的文章,那篇文内说到艾森豪做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和做总统时两件故事,方才明了胡先生的‘无为而治’的深厚道理”。

这里说的艾森豪就是艾森豪威尔。第一个故事说的是艾森豪威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各部门领导都要前来拜访,汇报各自的工作。于是他每天要接见两三位院长或部门负责人。几天以后,他问副校长,像这样的人一共有多少,对方说共有63位。艾森豪威尔两手举过头顶高声喊道:“天呵!太多了!太多了!我当盟军统帅的时候,只接见三位将领。我完全相信这三个人。他们手下的将领,我从来不用过问。想不到我当一个大学校长,竟要接见63位负责人,他们谈的我不大懂,又说不到点子上,这对学校实在没有好处。”

上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